九书库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八十一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魏王室,临阵怯战
第一百八十一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魏王室,临阵怯战(2/6)
埋葬都来不及埋葬,只能一把火烧了。 而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西境各个地方。 不是没有人防备水中有毒,而是他们没有想到,大魏竟然能污染一条水脉,试问一下,如果你看到有人将一枚毒药丢进一条大河之中。 你会认为这河水有毒吗? 再强的毒药,估计都做不到这般,可问题是大魏做到了。 如此一来,西境已经不仅仅只是沦陷这么简单,整个西境,要彻底没了,大魏这一招,狠,狠,狠,太狠了。 而相比西境各部落遭遇之事,天子军当中,却议论不少,许多将士们实实在在搞不懂,为何要等待这么长时间? 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众人满是好奇。 九十万大军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然而就在一处地方。 一个年龄大约三十的男子,穿着战甲,坐在营帐外,摆弄着几块石子,眼神之中异常的好奇。 他是一名军需官,负责粮草运输,这种大战无需他上场,只需要跟随大军即可,保障粮草运输就好。 “于益大人,你这又是在想什么呢?” “这都已经过了三日,想出来朝廷想要做什么吗?” “是啊,咱们都来了快三天了,你想到了破敌之法吗?” 一些士兵走来,看到于益后,不由笑着开口,言语之中略带打趣味。 他们倒不是讽刺这个于益,反倒是朋友之间的打趣。 于益这人性子有些古怪,明明就是一个军需官,连品阶都没有,没事就喜欢讨论军事作战,以及朝廷局势。 最主要的是,他不是天子军的人,而是这次行兵打仗,被朝廷安置而来的。 如若不是于益实打实是大魏子民,再加上读过书,认识字,而且也护送过几次粮草运输,否则的话,他不可能临时加入天子军。 而用于益的话来说,马上便到了科举,担心自己考不上,所以随大军出征,多赚点银两,以备下次科举。 对于这样的言论,倒也没有信不信什么的,毕竟于益是大魏子民,而且一个小小军需官,即便是奸细也没用,没有任何权限,只是随从检查罢了。 不过仅仅只是几日的接触,在众人眼中,于益这人不错,除了性子古怪一点,最起码读书人嘛,当兵的还是佩服读书人,尤其是许清宵指挥两场战役大胜。 更是让这群当兵之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知识就是力量。 自然而然,对于益的态度也挺好,就是于益有点不着实际,老是去研究大军要做什么,朝廷想做什么,甚至蕃国之战,唐国之战,于益几晚上不睡觉,就是在研究破敌之法。 这事也让众将士觉得有些好笑。 你一个小小军需官,去研究这个?这不是吃饱没事干吗? 你有许清宵之才华吗?要是有的话,也不至于混的这么差啊。 营帐外,听着众士兵的打趣,于益没有任何羞辱,反倒是更加沉下心神,布置着石子。 他在地上画了一张图,这是西境图,他去过军中大营,看到过西境图的全貌,只是一眼便全部记下来了。 当然地上的图,肯定是简陋版,真要画出来,肯定很难。 望着地上的西境图,于益的眉头紧锁,他甚至发出喃喃自语之声。 “西境山势极多,荒漠危险,到处都是洼地,西境异族,以迂回之战,消耗我军战力,拖延我军进程。” “大魏天子军若想要一路横推,九十万大军,至少需要付出五万甚至是十万将士生命,才能走到陈国。” “尤其是后十万大军,如若各部落埋伏,可以形成断尾之势,而前军呼应,必然会引起陈国注意,到时很有可能被冲散阵营。” “陈国与部落联手,歼灭我军不可能,但足矣让我军吃个大亏。” “想要破解,难!难!难!” 于益摆弄着石子阵型,可无论他如何摆布,他都推演不出完美之阵。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于益感觉有些饥饿,算起来的话,他从早时就没有吃过东西,扫了一眼天色,已经过了饭点,并且于益敏锐地发现,军营之中没有炊烟。 这就意味着,没有人做饭。 “奇怪!” 于益皱眉,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可在他眼中,却不是一件小事。 行兵作战,武者的确可以挨饿,但如若不是什么赶路或者是有大事发生,基本上还是会炊事做饭。 至少九十万大军当中,有不少不是武者,类似他这种军需官,都要进食。 方才曲周侯说要拖延五个时辰,完全可以炊事做饭,可军队不做饭。 这就有些古怪了。 不过想了想,于益没有深究,毕竟或许是因为大战即将来临,不想因为这种事情耽误吧。 继续盘坐下来,于益揉了揉肚子,目光再一次落在地图上。 “朝廷说三日后,必须赶到陈国之外。” “如今已经过了两日时间,也就是说后日子时之前,大军必须行至陈国之外,与第一军第二军汇合。” “按照这个样子,怎可能明日抵达?” “而且今日完全是无作为,一直待在这里浪费时间,如若要冲锋,可一鼓作气,还能少点伤亡,否则的话,这样待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难不成曲周侯偷偷派人潜去?” “这不可能。” “那曲周侯此意到底想要做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