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战起,五日内,拿下唐国!
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战起,五日内,拿下唐国!(4/6)
这就是堂堂上国之上的军队?真是可笑!” “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还麒麟军?当真丢人。” “我还以为他们如何勇猛?也不过如此。” “真是可笑,当真是笑话啊。” “麒麟军?大魏的士兵,就是这般的无能吗?” 他们站在城口大声笑道,其声音穿透十里,传入了麒麟军耳中。 一时之间,麒麟军各种憋屈难受。 他们憋屈难受,不是因为辱骂,而是这帮人小人得志。 攻城之战,本身就是攻城者劣势,如若正面冲刺,他们何惧之? 仗着自己守城优势,以为是自己英勇?不过是一群缩头乌龟罢了。 可气归气,第一次冲锋,的确没有占据任何优势,反而死伤不少。 另一处,临阳侯带着三十万大军从左翼回归,因为没有到他们出手的时候。 剩下的二十万大军,是去攻突良国了,现在所有大军回归,准备第二次冲锋。 这一次,阿木塔国门,主要冲锋的是他们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没有攻破国门,不能说麒麟军不行,只能说对方准备的太充足了。 宣战之时就已经准备了七天,后来因为许清宵的杀降以及夜袭,以致于阿木塔和突良国,准备的太充足了。 攻城战,要么靠人多拼命,要么就是靠智谋,不然的话,以少胜多很正常。 三万对三十万赢了,也不是什么奇迹。 大部分老兵都懂这个道理。 第一次冲锋,只是试探性。 一个时辰后,大魏第二军大营内。 大部分将士在扎营,少部分将士则是在做饭,亦或者善后伤员。 而主营内。 三十多位将军聚集,每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射阳侯坐在主位上,广阳侯和临阳侯则坐在左右,三位侯爷到还好,稳得住心态。 “报!” “将军,这次阿木塔冲锋,我军死七千人,重伤一万二,轻伤三万五千人。” 随着一道报令响起。 广阳侯和临阳侯的脸色这才变了。 七千人死。 重伤一万二? 轻伤这个不算,随便敷点药明天就好了。 重点是这个死伤问题。 一万二的重伤,不出意外的话,至少有三成活不过七天。 也就是说第一次冲锋,死了一万人。 这代价还真是大啊。 “这帮异族,真他娘的该死。” 广阳侯起身,大声怒骂。 死伤如此惨烈,还没有攻开城门,甚至连一点进程都没有,这如何不让他大怒? “信武侯两万人夺取蕃国国都,我等死了一万人,连城门都没有打开,按照这个进程,不死十万战士,只怕打不开阿木塔国门。” 临阳侯没有大怒,而是说出自己的预测。 十万开国门。 即便是赢了,也是惨胜。 而且后面还有不少国家等着自己去打。 大魏的士兵,就只有这么多了,这一次几乎是抽出一半的兵力出来。 假设付出所有将士生命,击溃诸国,也是血亏。 “射阳侯,按我的意思,九十万大军,直接总攻,数量压制,九十万大军拼杀,不信打不开他们的国门。” “只要能进国门,一切好说,总比这样要好,这样冲锋,只是徒增伤亡。” 广阳侯开口,他希望通过数量碾压的方式,打开敌国大门。 最起码,比这样要好一万倍。 只是他的提议,瞬间被广阳侯给否决了。 “九十万大军,总攻阿木塔国门,我等至少要付出十万将士代价!” “攻破国门之后,又能如何?突良国必然会给予支援,各国也会援助兵马,到时候我等想退都退不了。” “极有可能被活活耗死在阿木塔国内。” “如若这般,九十万大军全部战死,对大魏来说,是天大的噩耗。” “大魏江山,必会因此付出天大的代价,你糊涂了吗?” 射阳侯直接否决。 九十万人总攻? 这是什么场景?密密麻麻全是人,人家直接用投石器,各种大型战器,随便一砸,就是几百人的阵亡。 一个时辰,就是数万的伤亡。 只要坚持三四个时辰,你打开了国门又能如何? 进去以后,你熟悉环境吗?只怕就是等着别人杀吧。 当然九十万大军,的确可以将阿木塔所有将士血洗一遍,但要记住,大魏现在是对百国宣战,可不是对一个阿木塔宣战。 要是对一个阿木塔宣战。 九十万大军来临,阿木塔就要投降了。 所以这种不理智的提议,他当场否决。 “射阳侯,广阳侯只是一时气愤。” “眼下,总攻肯定是不行的,但若是这样打持久战,对大魏也不利。” “守仁兄弟说,五天内拿下阿木塔,只怕有点难啊。” 临阳侯打个合场,广阳侯明显就是有些气坏了,糊涂了一下,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先不管,传令三军,休好生息,明日再集结冲锋,不过再加十万人入场,鏖战三个时辰,三个时辰若还未攻破国门,鸣金收兵。” 射阳侯下达军令。 不管如何,上面没有给明确的指示下,他就要按照之前的意思来。 牺牲是必然的。 哪有战争不死人的? 只能说尽可能减少伤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