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三商邀请,再显镇国,斗诗之争(4/6)
探底。 他想看看张如会到底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态度,不说也无妨,这个能理解,说了就证明张如会对自己当真是交心,至少是愿意交心的。 “不不不。” “贤弟误会了,愚兄只是在思考。” 张如会解释一句,过了一会,他给予答案。 “每年收入,一千五百万两白银,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三成。” 张如会给予解释。 这个回答,并没有让许清宵惊讶,但一旁的王儒却懵了。 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啊? 他根本算不过来啊,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许清宵不震惊的原因很简单,自从砍了大魏番商一刀之后,许清宵就明白了一件事情,大魏穷,但大魏的商人不穷。 所以年收入一千五百万收入,许清宵不惊讶。 当然了,一两白银等于前世一千元,也就是说张如会年收入一百五十亿。 那么按照前世的形容,估值至少是三千亿了。 算是相当不错了,大魏最顶尖的一批人。 “这笔生意,若是做下来了,贤兄的财富,十倍不止。” 许清宵平静道。 可此话一说,张如会和王儒两人瞬间愣在原地了。 在王儒眼中,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别说他这一辈子,就算是一百辈子也赚不到啊。 现在许清宵说还可以翻十倍,这是什么概念?一万五千万两白银?这得多少钱啊? 张如会也愣了,他现在到了这个层次,愈发知道家产越多越难赚钱这个道理了。 钱可以生钱,这点没问题,可你钱多,遇到的人也多,每个人都想从你身上吸一口血,每个人都想咬你一块肉下来。 每个人都想骗你,而且到了这个时候,不管你想做什么,下面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发展除非遇到无与伦比的机遇。 说实话,别说十倍了,就算是翻一倍,对他来说都是无量价值啊。 十倍? 这是什么概念?大魏国税一年都没有这么多银两吧? 自己以后岂不是成为了大魏第一富豪? 以后就算还有三大商会,自己就是第四大商会了,而且还是商会之首。 这不得起飞? 但很快,张如会冷静下来了,原因无他。 因为十倍太夸张了。 他不是不信许清宵,而是不相信自己啊。 可许清宵敢说十倍利润,就算有点夸张,最少一倍吧? 要是真能提升一倍也够了,自己基本上无限接近三大商会了,说不定自己的儿孙,能将自己孙氏商会抬到四大商会这个程度。 所以他还是有些期待。 “敢问贤弟,是什么生意?” 张如会开口问道。 “以后再说,现在还不急。” 许清宵微微一笑,大魏钱庄的事情,光靠朝廷肯定是做不大的,必须要吸纳更多商人进来,这帮商人聪明的很,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 大不了让陛下特意开辟一条体系,让这些商人也有官职,估计真到这个时候,不知道多少商人要激动哭了。 商人的地位不高,比较畸形,但也没不至于说太过于低下,只能说在读书人面前,就卑微如尘了。 所以许清宵倒是有想法的,当然这个计划,暂时不能说出来,要等第二刀落下来的那一刻,再去说。 听到许清宵这般开口,张如会没有继续追问,许清宵不说,他相信有许清宵不说的道理。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许大人,顾尚书请您去一趟户部。” 是户部的小史,请许清宵去一趟户部。 当下,张如会看到这一幕,立刻起身道。 “贤弟,时辰不早了,愚兄就不耽误了,毕竟你现在还有事,我就先走了。” 张如会如此开口。 “行,贤兄慢走,过几日,等太平诗会结束,愚弟再去桃花庵找兄长一趟。” 许清宵看得出来,这张如会对自己十分真诚,是一股力量,可以利用,当然对方也可以利用自己来牟利。 大家都是这样的,你帮我,我帮你,如果仅仅凭借的好感,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成年人的世界,更多的还是利益。 “好,好,好,到时我一定会隆重设宴。” 听到这话,张如会立刻开口,要隆重设宴。 “到时见。” “王儒兄,先走了。” 许清宵没有逗留,立刻起身,同时向王儒告别。 王儒点了点头,跟随着张如会走了。 而许清宵也跟着户部卷吏离开。 很快。 户部。 许清宵见到顾言,还不等许清宵开口,顾言的声音便已响起。 “守仁,他们派人来京都了,约我等明日相聚。” 顾言开门见山道。 “明日相聚?何时?” 许清宵皱了皱眉头。 这三大商会怎么突然来京?而且约明日相聚? “戌时左右,按正常来说,我等要提前半个时辰过去,毕竟商谈,而且点名要你去,否则不谈。” 顾言回答。 此话一说,许清宵有些明白了。 “他们是想要阻止我去斗诗?” 许清宵开口,有些好奇道。 而顾言点了点头。 “他们的意思,就是想要阻止你去斗诗。” “老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