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5/8)
“昨日盛会,李兄诗词,明显不亚于赵安之,可大魏文宫为了颜面,偏袒赵安之,这第一有名无实。” “虽能理解大魏文宫之举,可这是诗会,应当以诗词为主,为其面子,故意打压李兄,当真是令人厌恶。” “我辈读书人,应当实事求是,为了这面子,大魏文宫有些不要脸了。”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京都传开,十国才子并不满意大魏文宫的行为,毕竟他们更加认为李鹏的诗词,胜过赵安之。 可却屈尊第二,令他们十分不服。 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日,十国才子也能理解,这番话与朋友之间发发牢骚也就没什么。 但或许是因为没有注意旁人,引来一些大魏文人注意,当下发生许多争执。 甚至更是有文人相互对骂,惹来一些关注,后来刑部出面,进行调解,也就将此事按下作罢。 不可否认的是一点。 十国才子很不服气。 直至今日酉时。 太平诗会第二日开始。 如昨日一般,先是奏乐舞曲,而后出题作诗,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应安排,显得热闹无比。 十国才子虽有不满,但在盛会之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 戌时。 所有诗词已经收集,以大魏文宫几位大儒为主,四大书院院长为辅,众人也在审阅诗词,而后进行排名划分。 但今日,又遇到与昨日一模一样的情况。 第一之争。 大魏才子的诗词与唐国才子之诗,质量不相上下,如若究其比较,只能从字体来划分。 但大魏才子的字体,略输一筹,一时之间众人有些沉默。 按常理来说,自然是定大魏才子为第一。 可若真要较真,那自然是唐国才子为第一。 如若太平诗会是在异国举行,他们倒也不会如此纠结,会直接选择唐国。 可这里是大魏。 女帝刚刚登基,大魏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提升百姓自信,弘扬国威。 所以参合政治因素,就只能选择大魏才子了。 “先不急,排名后面的。” 陈正儒开口,让众人先不要急着选出第一。 ========================================== 十分钟内,修改好!!!!!!!!!!!!!!!!!!!!!!! 十分钟十分钟十分钟!!!!!!!!!!!!!!!!!!!!!! ========================================== “这许清宵当真是狂妄!我等来大魏参加太平诗会,他竟如此羞辱我等!” “不过是作了几首千古名诗罢了,竟这般狂妄?怪不得敢不尊大儒,这等人早晚得自食其果。” “太平诗会,宴请天下文人,我等乃是十国名流,不敢说才华横溢,但也读过几年圣人书,不曾想到许清宵这般看不起我等,当真是狂啊。” “只有叫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外号,万古狂生!可恨。” 大魏京都内,一道道声音响起,是十国的大才,也不缺乏大魏读书人在其中。 许清宵在桃花庵亲口说过,不会参加太平诗会。 这本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经过有人添油加醋,一时之间,被曲解成许清宵瞧不起十国大才,从而引发一些争论。 实际上如许清宵猜想的一般,十国大才不可能不知道是有人曲解他的意思。 但并不妨碍他们找许清宵麻烦,人们更加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不过狂生也好,羞辱也好,如今许清宵几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就如此,翌日。 八月十五。 太平诗会于今日开幕,不少学生才子,早已经去了离阳宫,等到时辰,便直接入内。 大魏京都也彻底热闹起来了,无数人涌入京都内,每一条街道都站满了人,每一家酒楼都被订完了,甚至一间房住四五人,夸张到如此。 京都的繁荣,显得无比喧闹,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彼此起伏的叫卖声更是层层而起。 守仁学堂内。 永平世子有些无奈地看向许清宵。 “许兄,这太平诗会,乃是天下三大诗会之一,你当真不去吗?” “十国大才都去了,每一届的太平诗会,都无比重要,你现在可是代表我们大魏啊,若是你不去的话,只怕难以压住这十国大才。” 这些日子,永平世子都在家准备太平诗会,属于闭关状态。 如今诗会要开始了,永平世子也就出来活动活动,却得知许清宵竟然不参加太平诗会,这下子他坐不住了,直接来守仁学堂找许清宵。 “慕兄,太平诗会对天下读书人来说是盛会,但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场聚会罢了。” “如今大魏水车工程需要快速落实,愚兄不得不用心对待,此事利于百姓,不可耽误。” 面对永平世子的劝阻,许清宵以水车工程为由,算是委婉拒绝了。 “许兄,我知道水车工程很重要,但太平诗会对我等读书人来说也重要啊。” “再者,这次十国大才有备而来,陛下刚刚登基,大魏王朝也需要做些事情,如若这次太平诗会被十国才子压住,那大魏可就抬不起头了。” 永平世子换个角度去劝说。 可许清宵却有些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