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魏文曲星,华星云登门拜访!初次交锋!

第一百二十六章:大魏文曲星,华星云登门拜访!初次交锋!(2/7)

万两白银,也于事无补啊。”    许清宵开口,他说的东西大家都懂。    打仗最费钱,粮食军饷还有各种军需品,这些东西那个不是大头?    现在国库有银两了没错,但许清宵说的也没错,没粮食啊。    除非百姓们都不吃都不喝,拿着粮食给军人吃,自己饿死。    那这样的话,这仗更没必要打啊。    “所以,守仁侄儿,你的意思是?”    安国公逐渐听出味道了。    “李叔,侄儿的意思很简单,让陛下大量生产水车,利国利民,虽然对现在不利,可对大魏将来有利,到时大魏粮食充足,国库充足,那个时候,再提北伐,陛下再不答应就不可能了。”    许清宵认真回答。    只是当许清宵这话一说,众人却皱眉沉默。    因为他们顿时明白许清宵是什么意思了。    来当说客的。    众人沉默,他们可不傻,许清宵说这么多东西,完全没有一点让他们心动,反而让他们有些不太舒服,毕竟他们下定决心要北伐,要制止水车工程实行。    结果许清宵过来当说客,即便是器重许清宵,但也不可能损失自己的个人利益啊。    见众大臣沉默,许清宵并没有半点尴尬,反而无比认真道。    “我相信诸位有些不信任清宵,可这件事情,无法质疑。”    许清宵拿出账本,他自己抄录了一份。    将账本递给几位国公,许清宵先不说话。    而几位国公打开一看,很快全部皱眉了。    “竟有如此之多?”    过了一会,安国公将账本递给其他侯爷们观看,同时看向许清宵这般问道。    “李叔,这是户部的账本,自然不可能作假。”    “如今大魏蒸蒸日上,国税已经开始增长提升,可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就是粮食,解决百姓温饱,才是大魏重中之重的事情。”    “如果按照大魏当下的发展,想要北伐,二十年都不够,这一点我相信李叔应该更加明白。”    “可若有水车,增加粮产,增加人口,大魏底层就能稳固,百姓安稳,大家吃饱喝足,有了余钱,就能拿去买卖东西,到时候大魏就能源源不断赚取税收银两。”    “清宵已经向户部尚书立言,五年之内,让大魏国库税收达十万万两,而若是从即日开始,推广水车,以五十郡为首,只需要一个季度,就可以看出成效。”    “到时再加大力度,争取在两年之内完成水车全国铺展,那么第三年,大魏的粮食就能翻倍,再等两年,大魏粮产将会堆积如山。”    “这个时候,既有银两,又有粮食,请问国公,大魏怎能不战?怎不北伐?”    “可如若阻止陛下推广水车,一来惹恼陛下,二来大魏当前情况,绝对不可能北伐,就算是我等逼宫,陛下也不会答应。”    “即便陛下答应了,也不过是安抚我等,就如同这次一般,让兵部计划北伐,但清宵可以保证,这只是一场骗局罢了。”    “请诸位国公深思!”    “请诸位侯爷深思!”    许清宵把话说到这里了,基本上就没什么可说的。    甚至都把女帝的想法说出来了。    这一刻,三位国公,数十位侯爷都沉默了。    因为许清宵每一句话都是实话。    是啊,女帝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北伐要北伐,但到底北伐不北伐,大家心里都有数。    就按大魏现在的情况来说,根本不可能北伐,有银两发动战争和,但没有银两补给,尤其是粮草这东西。    大魏现在的粮草还算勉强可以,但问题是运输过程就得消耗多少?    真北伐了,定点就是北方之地,距离三万多里。    一百万担粮草,运输过去,最多只剩下二十万担,而且路程至少三个月。    除非用飞舟运输,但飞舟是仙道之物,本身制作就难,而且能运输多少过去?    所以北伐不了。    但许清宵这一番话,让众人沉默了。    五年的时间。    国库充实。    粮仓充实。    如若许清宵真能做到这个程度,那的确可以,最起码真做到了,就不可能不北伐。    总比现在好吧?扯一句北伐,然后拖你个半年一年,等你不耐烦了,又说一句北伐,如此一来,十年之后都不见得能北伐。    许清宵所说之言,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可最起码有一个奔头啊。    而不是整天被女帝忽悠。    “守仁侄儿,你当真能保证,五年之内,让大魏国税增至十万万两?”    安国公忍不住开口了。    大魏的情况,他也是知道的,现在真要说北伐,肯定是不行的,别说七万万两白银了,就算国库有三十万万两白银,也不见得能去北伐。    兵力!粮草!军饷!供需!等等等等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当初武帝为何能七次北伐?    那是五代大魏的积蓄啊,七次北伐,花了多少银子,大家心里都是有目共睹的,无非就是说,若是能大捷而归,可以以战养战。    可问题是,北伐蛮夷也穷了,并且能不能大捷也是个问题啊,突邪王朝会不会让大魏这么舒服的打仗?    初元王朝会不会让大魏打仗?    还有内患,各地藩王会不会起心思?    还有民心,老百姓想打仗吗?口头上喊得要打要打,真打起来,倒霉的是谁?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