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车机系统与地图深度的整合,如AR导航,充电桩智能推荐等等,能够让汽车在驾驶过程当中更加的智能化。
在技术布局方面,橙子主要有三大侧重点,最优级的当然是智能汽车加高德,实时路况预测,高精地图,车载语音助手,车路协同等等都是橙子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最优级。
另外还有游戏AI与交互体验,电商AI与跨场景延伸也同步研发。
“橙子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百度,但是我们与百度还是有差异化的,百度更侧重于自动驾驶纯技术,我们的话更偏向于车路城生态的整合。”
“所以在使用场景上,其实我们跟百度没有太多的竞争,甚至于说有合作的基础。”
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陆齐就不再是媒体口中沉默寡言的硅谷大佬了,口若悬河的陆齐,也不管老板能不能听得懂,一股脑儿的把橙子这些年的研究成果给倒了出来。
但是他也显然知道老板想听什么,老板搞人工智能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尉来汽车嘛。
“目前我们的AI战略,已经形成了核心逻辑上的数据闭环,接下来就是沿着这个路线发展,我相信我们会取得很大突破的,尤其是智能汽车这一领域。”
游戏(用户兴趣),网购(消费习惯),地图(地理位置),汽车(出行场景)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链条,无论是在技术性还是商业化优化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基础。
“对比起百度来说的话,我们有汽车场景以及城市治理方面的优势,对比起字节的话,我们又多了本地生活加上电商的差异,当然了这个优势后面应该不明显了,字节的算法确实是厉害,他们也在搞电商,往后优势应该不明显,不过服务于我们自己还是够了的。”
高德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投入是要远远高于百度的,百度这么多年一门心思的搞自动驾驶,如果说说尉来是打算是在L2,L3乃至于L4与L5方面循序渐进,那么百度就是直接打算L4起步了。
技术路线没有对错之分,百度的自动驾驶也未必就真的不能搞成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相对而言,橙子配合尉来这边搞的人工智能更加的现实一些。
从L1到L2,成熟了尉来就可以用在汽车身上,拿来卖钱,而百度直接搞自动驾驶,也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需求。
檀锦程认真的听着,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这么说来,我们车路城生态整合方案,真要说竞争对手其实是小米了。”
巨头们搞的都是一个生态链,而生态链方面的侧重点又都不同,每一家搞人工智能的企业都有一个关键词,反应到智能驾驶方面,又都有关键词。
百度的关键是无人驾驶,无人出租车,菊花的关键词也简单,芯片与系统,或者说卖技术给车企,而一众玩智能驾驶的新势力企业,其实可以总结为让车主爽起来。
至于说尉来,则可以形容为生态,别忘记了,在尉来的车机系统当中,还有魅族手机一环。
到二季度,菊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荣耀独立之后销量跌出前五,OV,小米以及苹果还有独立之后的荣耀占据前面,菊花目前的手机出货量与魅族相当,各自占着市场约合5%至6%市场份额。
珠市小厂魅族,每年能有5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市场保有量能够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无论是系统以及品牌的推广度都还是很不错的。
一直维持着稳定的出货量,说是不思进取也好,说是躺平了也行,但对于尉来的智能驾驶研发还是有着非常有利的。
但是要说到生态系统的话,跟小米确实是有着直接竞争关系,小米在家用电器方面的布局优于尉来,手机的销量也要高上很多,但是在汽车销量以及地图服务这一块儿,小米是没有的。
“在生态系统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过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如果把小米当竞争对手,那你们可以全体引咎辞职了。”
如果把人工智能分为三个梯队,TOP1-5为第一梯队,TOP6-10为第二梯队,第10名以后为第三梯队的话,那小米只能算是第三梯队。
技术实力,商业化能力,生态影响力,研发投入这些都是影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在梯队当中的排名,前三项就不论,这玩意谁都吹自己牛逼,吊打其他家。
只从最直观的研发投入来说,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就只能归于其他了。
TOP5领域的几家公司,哪一家的投入不都是200个亿以上,菊花全年的研发投入更是高达一千多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经费占比都是60%以上。
小米没有自己的底层框架,依赖的都是开源工具,在B端方面的能力也仅仅只是针对手机/IoT,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几乎为零,研发投入也不高,根本不足为虑。
“至于说他们搞的自动驾驶,他们的团队今年才收购过来,给他们几年时间也追不上来。”
雷布斯造车肯定会弄出点动静,甚至于卖得很不错,小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