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婉正一页页翻看药柜里的处方笺,纸张是特制的仿古宣纸,带着淡淡的草木气息,每张处方上的字迹都各有特色。当翻到第三十七张时,她忽然停住了手 —— 这张处方的右下角绣着个极小的曼陀罗图案,用的是深红色丝线,针脚细密得像机器缝制的,正好十二针。她立刻掏出放大镜凑近观察,发现每针刺绣的长度和角度都对应着一个罗马数字,第一针最长,对应 “Ⅻ”,第七针最短,对应 “Ⅷ”,最后一针斜着绣出,对应 “Ⅳ”,拼起来正是 “Ⅻ-Ⅷ-Ⅳ”。“这是保险柜的密码!” 她指着药房角落的黄铜保险柜,柜身上的铜绿像凝固的海浪,“剧本里说婉卿习惯用剧毒等级做密码,罗马数字 Ⅻ 对应的正是最高级剧毒,Ⅷ 和 Ⅳ 是她的生日月份和日期,加起来正好是 1284!” 她试着用指尖触摸保险柜的密码盘,冰凉的金属上还留着前人按压的痕迹。
李辰握着那把道具手术刀,刀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刀柄上刻着的 “陈敬之” 三个字是手工雕刻的,笔画边缘还有细微的刀痕。他走到青铜门前,门面上的曼陀罗花纹是立体浮雕,花瓣的触感粗糙而真实。他深吸一口气,用刀身轻敲门板,“咚、咚、咚” 的声音与手机里的录音完美同步,间隔精确到 0.83 秒。当第七十二声 “咚” 落下时,门上的曼陀罗花纹突然亮起红光,花心处缓缓弹出个微型键盘,键盘的按键是水晶材质的,透着淡淡的紫色。他盯着键盘,指尖因紧张而微微出汗,试着输入 “4004”—— 这是周申算出的密码。果然,门锁发出 “咔嗒” 一声轻响,门后露出个暗格,里面放着盘老式磁带,磁带盒上贴着泛黄的标签,用圆珠笔写着 “敬之亲启”,字迹娟秀,正是婉卿的笔迹。“这磁带的转速是 72 转 / 分钟,” 他掂量着磁带,感受着塑料外壳的冰凉,“正好能和手术刀的振动频率共振,播放时得用刀身贴着磁带机的磁头,才能还原完整的声音 —— 剧本里说陈敬之总用手术刀当调音器,原来还有这个用处。”
雨琪把 “陈敬之” 和 “婉卿” 的角色卡并排放在保险柜的密码盘上,两张卡的边缘像拼图般严丝合缝,拼出的曼陀罗图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卡背的平面图突然透出荧光,像有无数只萤火虫在纸上游动,在墙面投射出药房的三维模型 —— 模型里的药柜、抢救台、青铜门都栩栩如生,连地砖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模型中央的药罐正在 “咕嘟咕嘟” 冒泡,淡绿色的液体翻滚着,罐口飘出的气团在半空中凝聚成 “甘草 + 曼陀罗 = 解药” 的字样,字体是手写的行书,和处方笺上的笔迹一致。她伸手去拿模型里的药罐,指尖触到罐底的温度传感器时,墙面的投影突然弹出提示:“水温需保持在 83℃,超过此温度会产生剧毒。” 这数字让她眼前一亮,“83℃正好是刚才敲门声间隔时间 0.83 秒的 100 倍!编剧连温度和时间的对应都想到了!”
范成成小心翼翼地将金属曼陀罗片贴在除颤仪的电极板上,金属片的边缘打磨得极为光滑,背面的纹路像指纹般独特。当除颤仪通电的瞬间,金属片背面的 “花叶相护” 四个字突然显影,原本隐藏的纹路在电流作用下变成深褐色,下面还刻着一行小字:“1943 年 8 月 15 日,与卿共植曼陀罗于后院。” 字迹的刻痕里还残留着些许铜屑,显然是新刻不久。他忽然想起剧本最后一页的空白处,用紫光灯照射时能看到同样的字迹,只是当时没明白其中的含义。“原来隐藏结局是让我们找到他们种的曼陀罗!” 他激动地指着金属片,“这日期正是婉卿发病的前一天,他们肯定是在那天埋下了什么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M 忽然走到墙上的老座钟前,抬手敲响了钟锤。“当 —— 当 ——” 的钟声在药房里回荡,带着古老的沧桑感,时针 “咔嗒” 一声精准地指向 19:47,药房的灯光骤然暗下三分之一,紫色的烟雾变得更加浓郁。“各位注意,还有十分钟毒气就会弥漫整个药房。” 他指着药柜后的通风口,通风口的栅栏是铸铁材质的,上面布满了铁锈,“那里有个通风管道,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管道壁上的刻度对应着阿托品的剂量,从 0.1mg 到 0.5mg 依次排列,摸到 0.3mg 的位置就能打开出口。”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周申突然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