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那年花开1981 > 第三百七十二章 资本趋利

第三百七十二章 资本趋利(1/2)

    李野话音落后,潘小瑛惊讶的问道:“你不看好灯塔?那你看好谁?”

    “我”

    李野笑了笑道:“嫂子,我想说看好自己,你相信不?”

    “你这吹牛.也吹的太大了”

    李野的话,让潘小瑛惊讶极了。

    这些年来,灯塔在内地人的眼里,就是世界的巅峰,是自由世界的明灯,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存在,在科技、文化、制度等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但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在李野的眼里,竟然“不看好”了?

    那你看好谁?

    看好自己吗?

    嘿嘿,那你这是还活在二十年前那个整天喊口号的时代呢?

    碍于柯老师和文庆盛在场,潘小瑛没有继续调侃李野,毕竟九二年的种花家跟灯塔比起来,差距大到让绝大多数人绝望。

    对,就是绝望。

    刚刚在中东结束的那场战争,把全世界都给震惊了,本来可以跟灯塔掰掰腕子的苏鹅,现在也解体了,那还有谁是灯塔的对手呢?

    就是潘小瑛这种人,也不相信自己这边只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踩着英法德日的人头追赶到决赛局。

    不过柯老师听了李野的话,却蛮有兴趣的笑道:“李野可从来不吹牛,既然你说不看好灯塔,那就给我们说说道理呗!”

    李野认真的说道:“虽然这是我的个人见解,但我真的不是胡说的,六年前我和小渝去灯塔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企业调查,后来也一直跟踪这个问题.

    当时我们俩发现在八三年之前,灯塔的企业税不低于50%,资本利得税甚至能超过70%,劳动收入税却不高于15%

    但是从八三年开始之后,针对资本的税率就一路走低,针对普通人的税率却一路走高,我们当时曾经问过一些灯塔的中产阶级,为何会出现这种剧烈的波动,

    他们大部分人都含糊其辞,但有几个年龄大的灯塔人给了我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

    李野笑了笑,继续说道:“他们说苏鹅已经开始没落了,所以灯塔的资本家不再怕被挂路灯了”

    “哈哈哈哈~,挂路灯”

    潘小瑛忍不住的笑了,但是笑着笑着,却发现自己的公公婆婆都没笑。

    柯老师跟潘小瑛不是一代人,她和文庆盛都经历过红色风暴最鼎盛的时期,那时候的红色思想可是大有占领全球的势头,如果不是赫鲁大帝一念之差,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可不好说呢!

    想想格拉瓦的那句“因为我们来过”的名言,就知道在那种恐怖的压力之下,再贪婪的资本也要展示自己的慷慨和仁慈。

    毕竟,从思想上和生产关系上,苏鹅确实是代表更先进的一方,它只是输给了人性。

    “呼~”

    李野吐了口气,继续说道:“从去年开始,灯塔的税率变化更加剧烈了,现在的企业税已经跌破30%,整整比冷战时期跌了一倍,而劳动所得税却涨了近一倍.

    其实从前几年开始,灯塔的资本就已经确定了苏鹅的没落,他们已经没有顾忌了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一个普通的灯塔工人,只靠一份工资就可以养活一家四口外带一条狗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

    李野说完了之后,柯老师等人都沉默了,只有潘小瑛还不太相信的道:“李野,你说的这些.有根据吗?”

    这倒是不怪潘小瑛怀疑李野,因为这会儿全世界对灯塔的看法,就是一个灯塔人高中毕业后去拧螺丝,就能养活一家四五口外加一个大房子两条狗,而灯塔自己人更是这么认为。

    要不然怎么人人都羡慕灯塔呢?

    殊不知那种资本家对产业工人的优待,都是因为强大的苏鹅给资本家带来的恐惧,

    等到苏鹅开始衰落,资本就闻到了甜美的血腥味儿,现在苏俄解体了,西方资本迅速大幅度转向金融,毕竟辛辛苦苦的做事业,哪有割韭菜或者中间商赚差价赚钱。

    就像内地几十年后的那些钢铁厂,国内前三的钢铁集团,一年利润才几百亿,还不如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几十分之一,资本家脑袋被驴踢了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投资。

    “我哪里有根据哦!”

    李野面对潘小瑛的询问,又恢复了随意洒脱的样子:“我只是根据资本趋利的本质去预测罢了,这几年我在海外的金融市场上也赚了一点钱,最深切的感受就是灯塔那边越来越不看重制造业了.”

    听到李野说“股票”,潘小瑛的眼睛好似冒出了金光,就算她的移动公司日进斗金,但又跟她这个副总有什么关系?

    可没等潘小瑛说出“带我玩股票”的话,柯老师就打断了她的想法。

    她问李野:“那你认为这种趋势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

    李野轻轻的笑了笑道:“我认为是停不下来的,而且等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而且等到现在的这批工人老去之后,这种趋势还是不可逆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