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 第365章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

第365章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1/2)

    ……

    在贞观一朝吵闹不休的同时,画面再次缓缓转过。

    长孙无忌的死,基本上象征着贞观旧臣的落幕。

    帝王收归权柄,曾经震慑朝堂的老臣死的死,贬的贬,朝堂已经成了新皇的一言堂。

    清理完这些人之后,李治固然感到高兴,但也难免时不时有些空虚。

    因为……耶耶留的人是真的好用啊!!

    你看长孙无忌吧,永徽之治的功劳他高低得占大半,朝中大事小情他基本是了然于心的,处理起事儿来那叫一个井井有条。

    若不是当真忍无可忍,李治才不舍得动他呢。

    好嘛,长孙无忌一收拾,朝中顶梁柱少了一根,总不如以前得心应手。

    李治失落之余,只有身边儿贴心还会为他分担许多政事的媚娘能聊以安慰了。

    但转念,他又一想。

    ……不对啊,媚娘好像也是耶耶留给他的。

    李治脸色精彩变换了许久,最终屈服的叹了一声。

    “……留就留吧,怎么不多来点呢。”

    弹幕幽幽划过。

    【你特娘的还想要多少?一个武则天还不够啊(狗头)】

    【李世民:小崽子,魏征给你你敢不敢要啊(狗头)】

    【李治:不敢要,不敢要】

    【李治:老登,遗产不够啊,多留点!(怒火黄豆)(怒火黄豆)】

    【哎呦喂,合着这小子还知道武则天是他爹留给他的啊(贱笑黄豆)】

    【那要不知道也有点难呢(狗头)】

    ……

    事实上,你还真别说。

    虽然贞观一朝的名臣名将基本上都见阎王爷去了,但是,这不代表着贞观朝的臣子都死绝了啊。

    其中,有两个人值得一提。

    一个,叫王玄策。

    一个,叫苏定方。

    画面上,金光渐渐的璀璨,继而凝聚成两团笔挺锐利的身影,目光直直的凝向了画面之外。

    天幕前。

    李世民还愣了一下。

    “王玄策?苏定方?啊……好像是有点耳熟。”

    朝中两张脸顿时一黑,幽怨的瞪了上去!

    李靖则是露出恍然惊讶之色。

    “啊!是他!”

    苏定方,于贞观时曾随李靖破东突厥,受封左武侯中郎将(四五品小官)。

    虽然在当时那一场战役中,表现也挺突出的,但是由于李靖和李积等人太过耀眼,几乎占据了所有的风采,与之相比,区区单枪匹马杀了几百人的他就显得比较透明了。

    此后二十多年,一直未有晋封。

    至于王玄策。

    李世民实打实的寻思了半天,这才灵光一闪,恍悟的一敲手掌。

    “哦!想起来了,这不是朕的外交官嘛!!”

    ……

    天幕画面上。

    金光渐渐在第一个身影上定格,继而镜头如飞驰的鸟儿一样翱翔而去。

    大漠古道在眼前铺陈开来,一直延伸到长安都城。

    那里,是贞观年。

    强盛的大唐王朝在中原定主,四面八方的大小国邦纷纷来朝。

    唐玄奘法师的西行之路由于西游记的传颂人尽皆知,但是其中有一个人的光彩却被隐没其中,鲜为人知。

    他的名字,叫王玄策。

    是个外交官。

    事情呢,是这样的。

    【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

    一批风尘仆仆的使者踏过长安城的正门,震惊的仰望着这座繁华而又宏伟的都城。

    “这、这这这这,这就是玄奘法师所说的大唐么?原先我倒是法师太夸张,如今一看……”

    他们对视一眼,齐刷刷咽了口口水。

    “法师实在是太谦虚了!!”

    昔年,玄奘抵达天竺,天竺王友好的接待了他,并且敬畏的询问了关于大唐王朝的事儿。

    玄奘倒也没藏着,随口把李世民的生平捡了两件给他讲了讲。

    要么说二凤拿出去装逼就是有面儿呢,天竺王一听,我靠牛逼,当场佩服的五体投地。

    对玄奘更恭敬不说,还对东土大唐带上了更多的瞻仰和敬畏之情。

    玄奘走后没几年,他就派人颠颠的带着礼跑来东土大唐串门了。

    李世民接到了使团,倒是挺热情的相迎。

    “使节在我大唐别见外,千万别把自己当外人,吃好喝好玩好啊!”

    使节们于是在大唐爽了两年,简直醉生梦死乐不思竺。

    但启程之日总要到来,他们还是依依不舍的准备离开了。

    大唐泱泱大国,二凤能好意思让人家徒步走回去?

    他大手一挥。

    “如此,为保使节路上平安,朕挑些个人送尔等回去!”

    二凤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