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在大乘期,今年上大一 > 第125章 九尾不死之身

第125章 九尾不死之身(1/2)

    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太湖山位于澧水县城西南约十二公里处,海拔六百余米,是澧水县最高山。

    此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有九十九岭,三十三岔。

    又有云海、佛光、雾凇三大奇景。

    自古以来,太湖山便被誉为“洞庭四十八福地”之一。

    相传,曾有道教祖师名为湖邱子,在此得道成仙。

    湖邱子以“湖”化“福”,在山中留下了洞天宝地。

    可惜无人寻得,渐渐成了传说。

    不过后世之中,来此山者,若能见到山体泛出一缕霞光。

    便是有缘之人。

    此后的人生,将顺风顺水,福泽深厚。

    因而太湖山,又被称为洞庭第一福山。

    此时,已到深夜。

    太湖金顶之上,出现了一道身影。

    一身唐装,三角眼,八字胡,很瘦。

    此人正是湘南第一风水大师,胡公宝。

    胡公宝的身后,还跟着一群狐狸。

    有十来只,花色大小各不相同。

    领头的是只独眼红狐狸。

    狐群中央,还拥簇着一只雪白的小狐狸。

    这正是狐七爷,带领着他的族人们。

    自从江凡手搓定风珠,将他们赶跑后。

    狐七爷和他的族人们,便没了窝。

    原本他们还寻思着威胁江凡,让那小子还他们一个新窝。

    但那晚,亲眼见到那道原本劈向江凡的天雷,一个急刹车缩回去后。

    他们全都吓尿了。

    自然不敢再去招惹江凡。

    所以,胡公宝只能硬着头皮,帮狐七爷他们找窝。

    但找了几个月,一个合适的地儿都没有。

    这并非胡公宝菜鸡,而是给人找地和给狐狸找窝大不相同。

    首先,胡七爷一族已经开了智,属于灵物。

    所以他们的窝,一定要靠近地脉。

    最好是一条虫脉,从头见到尾,自成一片小天地。

    这样一来,灵气往复循环,一脉养一族。

    虫脉本来就不好找。

    而且其脉象位置,还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还要背阴向阳。

    因为狐狸性寒,属阴体。

    吸收阴诡之气,才好搞一些阴间操作,譬如幻术媚术之类的。

    所以,他们喜欢住在阴处。

    但他们是活物,还是离不开阳光的。

    用狐七爷的话说,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我自阴间,凝视一道天光照来。

    诸如此类的讲究,还有很多。

    胡公宝绞尽脑汁,用尽生平所学。

    找来找去,还是找到了几处风水宝地。

    然并卵。

    狐七爷看过后,“嘎嘎”两声,直摇头。

    最后,胡公宝终于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真相。

    专业不对口!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正好进入了澧水县边界。

    狐群中那只雪白的小狐狸,忽然有了某种感应。

    于是,指引他来到了太湖山。

    “嘎嘎?”狐七爷问了一声。

    胡公宝似乎能听懂,不由道:“七爷,此山名为太湖山,相传曾有道教祖师,在此得道成仙。后来到了唐朝,来了一位高僧名叫玄鉴和尚,结庐在此,日夜诵读佛法。从此,这里的香火便鼎盛了起来。这座山虽然不高,但佛道二教同山并存,还是比较罕见的。”

    “嘎嘎嘎。”狐七爷又叫了一声。

    胡公宝回话道:“七爷,此山虽是一处福地,但金光溢出,阳气太盛,恐怕不适合你们一族住下。”

    不等狐七爷开口,另一声狐狸叫,传了过来。

    “嘤嘤,嘤!”却是那只雪白小狐狸开了口。

    胡公宝转头看了过去,一脸恭敬道:“明白了,圣姑。”

    雪白小狐狸听后,从狐群簇拥中走了出来。

    她来到崖边,皎洁的月光,照得她的皮毛发亮。

    “嘤~”她望着整个太湖山,发出了一声长啸。

    “嘎嘎。”

    “咕咕咕咕咕。”

    “啾啾啾。”

    “嗷嗷嗷!”

    “……”

    一时间,族群的其他狐狸,纷纷回应。

    这只雪白小狐狸,虽然是最小的一只。

    但就算这一脉的族长狐七爷,也要对她毕恭毕敬,向她臣服。

    因为这只小狐狸的本源,是狐族史上一位了不得的前辈。

    对,就是龙国那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狐狸精。

    苏妲己!

    在狐族的传说中。

    三千多年前。

    封神之战。

    朝歌沦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