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2217章 刘备感慨五代真乱,后晋北伐第一步

第2217章 刘备感慨五代真乱,后晋北伐第一步(1/2)

    石重贵是皇帝。

    当皇帝执意坚持一个任命时,没有任何人能阻拦。

    就连杜重威自己都不例外。

    很快,圣旨正式下达。

    杜重威被任命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

    李守贞为都监(副帅),安审琦、符彦卿、皇甫遇等诸多大将也都出征。

    志在必得的石重贵还下达命令。

    “各部禁军加入杜重威麾下,随行北伐!”

    【为一举夺回幽云十六州,石重贵将开封、洛阳、邺都等地的禁军全部抽调一空。】

    【和之前的耶律德光一样,石重贵选择倾国之师北上!】

    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赵弘殷回到家中,交代妻子杜氏。

    “夫人,老夫很快就要随军出征了。”

    “你要在家照顾好匡义他们几个孩子。”

    杜氏点头,随后忧心忡忡地开口。

    “匡胤最近还没有消息,他到底去哪了?”

    赵弘殷笑道:

    “他刚刚写信过来,前些天离开镇州,现在应该去了随州。”

    杜氏哦了一声,抱怨道:

    “官人,匡胤是长子,将来要继承家业的,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在外面飘零呢?”

    赵弘殷沉默片刻,缓缓道: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夫人。”

    “若有朝一日京师这边突然有所变故,匡胤一个人在外,至少咱们赵家还有一条路!”

    三国世界。

    刘备看到这里,也不由呵了一声。

    “这五代十国还真乱啊!”

    诸葛亮羽扇轻摇,笑道:

    “从朱温开始,大部分五代皇帝都是通过造反登基,也难怪赵弘殷等人会这么想。”

    关羽手抚美髯,声若洪钟地开口。

    “后梁朱友珪、朱友贞,后唐李嗣源、李从珂,再加上后晋石敬瑭、石重贵,八个皇帝中竟然有六个皇帝是造反登基,比例实在惊人!”

    张飞啧了一声,道:

    “都说咱们三国是乱世,二哥这么一说,五代可比咱们乱多了!”

    诸葛亮笑道:

    “咱们这个三国,许多家族都喜欢多面下注,以站在最终胜利者的一边享受荣华富贵。”

    “但在五代,这些家族多面下注仅仅是为了能让血脉有希望流传下去。”

    “五代可比三国残酷太多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杜重威在石重贵的逼迫下,非常不情愿地率领后晋大军上路。

    太原,太原王府。

    “二十万大军?”刘知远在得知杜重威领兵的数字后也不由吃了一惊,“陛下这是把所有兵力都交给杜重威了呀。”

    刘知远的心腹谋士王章开口道:

    “大王,这或许是咱们南下奇袭开封的机会!”

    另外一名谋士史弘肇也道:

    “听说陛下连开封所有禁军都派出去,城里剩下的禁军不过两三千人。只要王爷您行动够快,足以迅速攻破开封了!”

    刘知远闻言,不由怦然心动。

    “郭威,你怎么看?”

    经过这些年的成长,郭威已经是刘知远麾下最能打的大将。

    涉及到军事方面,刘知远必须要听一下郭威的意见。

    郭威想了想,摇头道:

    “王爷,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机会。”

    “大晋主力正在北伐幽云,打算从契丹夷狄手中夺回故土,这是天下大义所在。”

    “若我们此刻背刺朝廷,天下汉人都会唾弃我们。纵然我们能一时占领开封,也无法夺取整个天下!”

    刘知远听着郭威的话,眼中刚刚燃烧起的野心之火缓慢熄灭,叹了一口气。

    “郭威说得对,我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此时的刘知远手中拥有将近八万兵马,若是他能发兵北上进攻云州(大同),和杜重威形成两线作战之势,辽国耶律德光必然顾此失彼难以应对。】

    【可惜刘知远因为个人野心,维持了和之前一样的中立姿态。】

    历朝皇帝对此很不满意。

    【秦始皇嬴政:收复幽云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尽力的事情,刘知远竟然在这种民族大义上选择了自私自利!】

    【汉武帝刘彻:刘知远这家伙的格局不够,朕觉得他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成就。】

    【宋太祖赵匡胤:这句话一点毛病没有。】

    【汉高祖刘邦:刘知远就算出兵收复大同,对他来说也能扩展势力啊,他为什么不这么做?】

    【光武帝刘秀:刘知远应该是害怕自己麾下兵马在和辽军作战中遭受损失,干脆就不发一兵一卒了。】

    【隋文帝杨坚:成大事者,焉能如此鼠目寸光!刘知远这家伙朕不喜欢,完全不是一个开创大业者该有的格局。】

    历朝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