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也不如原来那么喜好战功了,但是这个读书人还是啥都没说把包袱扔到铺上就带着麾下跟着大军出城应敌。
老梁似是笑了笑,脸色落寞。再后来,也就没啥后来了。
那一仗惨烈得很,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战死的。仗打完之后军士们打扫战场,发现他的时候他早已经气绝了。一条胳膊没了,腹部中的那一刀划开了半个肚子,嘴上死死的咬着不知道从哪个蛮子身上咬下来的一片耳朵,手里握着的刀虽然卷刃卷得早就杀不了人了,但是还死死拿在手里取都取不下来。
老梁收回看着远处的视线,转过身看着这几个新兵,“陈怀忠最后下葬也没能凑全身体,左肩以下没了的整条胳膊怎么都没找到。这些年和他一样凑不全囫囵身体就那么葬下去的,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了。”
老伍长定定地看着这些新兵的脸,继续说道:“战场故事,其实哪有那么多故事。战场上没有故事的,只有死了和没死。没死的下一回说不上也就死了。”
“咱们边军的命啊其实简单的很,今天还在,可能明天一仗打下来就没有了。可是不打又怎么办呢?也不能放北边的蛮子过去不是?”
听着老梁慢悠悠真的像是讲故事一样给他们说这些,李长安莫名想起来一句“人生忽如瓦上霜”。
————
端岳京都,长安。
晋王府。
大皇子李长陵,当朝的晋王殿下,此时正坐在自家王府的书房里读书。
书房门被轻轻叩响,有人在门外禀报:“王爷,有七殿下的消息了。”
…………
同时,太极宫甘露殿,当今圣上李乾正坐在案后批阅奏章,一身便服,龙章凤姿。
此刻,皇帝陛下看着案上的奏折有些神思不属。
自打去年入冬不久,老七李长安就收拾了一包东西跑了,自己派了李进忠跟了过去。后来李进忠传来消息,老七这小子往北边跑了,想来大概是奔着陈庆之那个老货的地盘去了。
这么些年,有些话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不方便说,这小子憋在心里憋久了自己出去撒欢了,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皇帝坐在龙案后想着这些的时候,殿内柱子后的阴影处一阵氤氲,一个身影隐在暗处,“陛下,李进忠传来消息,七殿下进了云州甲字营。”
皇帝似是没听见暗处的人说话,半晌没有声音。
暗处那人也并不着急,亦不出声。
过了好大一会,皇上似是才从沉思中醒来,问道:“甲几?”
暗处回答:“回禀陛下,甲九营,四十三帐?”
“哦?好地方。”皇帝嘴角带笑。
过了半晌,再问:“这个消息在目前的京都,都谁知道?”
暗处那人不带思虑,直接开口答道:“目前来看,除陛下这边以外,收到消息的应该有三处,晋王府有消息进去了,还有定国公府和中山王府。”
皇帝点点头,基本在意料之中。对定国公府和中山王府知道这个消息这件事也不怎么关心,只是问道:“晋王是什么态度?”
…………
晋王府。
门外传来禀报:“王爷,有七殿下的消息了。”
晋王李长陵把手中的书本放到桌上,抬头看着门口:“进来说。”
门外,晋王府侍卫长李炆推门进来,抱拳行礼,继续说道:“王爷,前面传来消息,七殿下去了云中军,进了甲字营。”
李长陵皱了皱眉,声音倒是一如既往的和煦,“国公府收到消息了吧?什么反应?”
李炆直接略过了有没有收到消息这个问题,开口答道:“据探查,定国公府目前都还没有动静。”
李长陵略微沉吟,叮嘱道:“盯住些各处的动向,有动静立刻来报。”
“是!”
李炆转身准备出去的时候,李长陵开口说道:“命人备马,我要进宫面圣。”
李炆领命而去。
…………
甘露殿。
面对皇帝的问话,暗处那位沉默了大概六七个呼吸,回禀道:“禀陛下,晋王朝宫中来了。”
皇帝并不抬头,摆了摆手,甘露殿中便安静了下来。
————
治正十六年立春是夜,七皇子进了云中军和晋王进宫面圣的消息一前一后相继传进了京中某些地方,然后似是有一只手在刻意抹除,这些消息只是转了这么一圈就沉寂下去,如微风吹湖面,只片刻便波澜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