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板此役的精髓就是“闪击”二字,其速度之快,远超同时代的大多数诸侯。
曹操这手堪称是古代战争史上“闪电战”的典范,根本不给徐州军任何喘息和思考的间隙。
他先是借用了信息差,然后又使了招“瞒天过海”悄悄出营。
曹操通过封锁消息和清扫哨探等手段,给徐州军制造了一个巨大的“信息黑洞”,此等操作就像是布了一张大网,把在外劫掠的徐州兵全都给兜在了里边。
所以等到兖州兵出现的时候,全无信息来源的徐州军直接就被打懵了。
曹操深谙“兵贵神速”的道理,尤其他的麾下还有夏侯渊这种急行军专业户,曹操的行军速度自然慢不到哪去。
但该说不说,夏侯渊的行军速度属实是有点夸张了。
三国时期,正常的行军速度在每天三十里到五十里,刘备携百姓出逃时的每天十多里路属于非正常情况。
夏侯渊什么行军效率?关于这货的记载是这样的:
“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人家正常一天行军三五十里,平均下来就算四十里,这货的行军里程是人家的四倍。
要不是有具体史料记载,大多数人都得以为夏侯渊手底下养的不是兵,而是一群驴!
长坂坡之战,曹操出动精兵追击刘备,一日一夜也才追出去三百多里,要知道曹老板当时用的可是骑兵!
夏侯渊的部众是否昼夜行军无从考证,但笔者猜测夏侯渊大概率是昼夜一起行军才能达到一百六十里的进度。
因为他要是光白天就能行军一百六十余里,那夏侯渊手底下的人得比马跑的都快!
……
书归正文,当袁谭还在天真的以为曹老板会按照约定日期跟他开战之时,曹军这边已经动上手了,将他的部众给打的屁滚尿流。
曹操、曹仁、于禁、夏侯惇、夏侯渊这五位主将按事先划分好的地点,分别派兵出击。
曹操用了一套组合拳,以绝对速度来抢占先机,以瞒天过海来掩盖行踪,以杀光除尽来扩大战果。
他追求的不是什么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是出奇制胜,摧枯拉朽。
在袁谭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之前,曹操便现身说法,用一场闪电般的突袭教会了袁谭什么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只不过袁谭此番的学习成本颇为高昂,足足花费了近三万精兵的代价。
等到袁谭收到消息的时候,他派出去劫掠的三万兵马已是折损大半,袁谭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废物!一群废物!”袁谭双目通红,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
“统御斥候营的是何人?给老子推出去砍了,拿他的脑袋祭旗!”盛怒之下的袁谭,直接下令处死斥候营统领。
作为斥候营的统领,张动自然知道自己捅了篓子,但在最后一封情报送来之前,他属实没想到自己居然能闯下这么大的祸。
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掉脑袋这件事以后,张动便欲去找袁谭求情。
只是他才刚起身,袁谭的亲兵便已闯入帐中,把他摁在地上,卸去了兵刃。
倒霉蛋张动甚至都没来得及面见袁谭求情,便被亲兵给推至了午门处。
“大公子,末将虽是有罪,但罪不至死啊!”
“末将为袁家立过功,末将为袁家留过血……”
当刽子手将鬼头刀举起来的那一刻,张动彻底崩溃了,他嘴里胡乱说着求饶的话,只可惜刽子手并没有理会,直接一刀砍了下去。
伴随着四溅的血花,张动的脑袋同脖子分离,“咚”的一声坠落在地。
一名亲兵走上前把张动的首级提起,在袍泽的协助下,将其高悬于旗杆之上。
……
杀掉斥候统领张动后,袁谭仍不解恨,这会儿的他仍是咬牙切齿,面目狰狞。
上头的袁谭大声喊道:“给我将屯长以上的斥候营官全部枭首示众!”
但此举在众将的劝阻下并未实施成功,他们倒不是心疼这些死不足惜的蠢货,而是斥候营官真要是全被杀光了,那么原本就不怎么样的斥候营便会彻底陷入瘫痪!
不杀都没法正常运转,顺畅传递消息,更别提把营官全杀掉了!
要是真把这些家伙给全杀了,那可真就是猩猩的兄弟——废废了!
……
后续经过统计,被袁谭派出去劫粮的三万徐州军,只逃回来了不到五千,剩下的不是被噶了就是不知道逃到哪去了。
如此一来,袁谭手下的十万兵马顿时缩水四分之一,只剩下了七万余人。
此消彼长之下,二者间原本那微妙的平衡立即被打破,胜利的天平开始大幅度朝着曹老板倾斜。
袁谭骑虎难下,进退维谷,曹老板却是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