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派人掘坟后不久,豫州沛国的锦衣卫便将这条重要的消息用信鸽火速送往了蓟县。
蓟县锦衣卫接到密信后,第一时间照着密码书把这封信给解密,而后火速送至了刘煜处。
看过这封密信,刘煜笑着摇了摇头。
“袁谭这是真急了,居然连这等下三滥的招式都用上了。”
“本来二人便有着杀父之仇,这下又有了掘坟鞭尸之恨。”
“这俩人的结局必定会是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不死不休。”
“袁谭真是生怕自己活的久了,居然敢这么招惹曹老板。”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曹操呢?”
“他俩一旦动起手来,就必定会是天雷勾地火,如此我便准备接手兖州和徐州了。”
“但等到战局结束,曹老板该如何安置呢?”
“袁氏兄弟倒是不用多考虑,死了最好,没死就找个地圈养起来。”
“夺盟友地盘一事不讲道义?我刘煜可没有奥,别在那污人清白。”
“他们主动向我投降,还哭着喊着叫我接手徐州。”
“要不是念在跟袁绍有旧的份上,我刘煜才懒得管这个烂摊子。”
“我压根就没打徐州,他们哥仨自己经营不下去了,自愿向我投降,这没毛病吧?”
“所以说这事从始至终都跟我刘煜半毛钱关系没有,他们投降合情合理,我刘煜属于被动接受。”
想到此处,刘煜不禁笑了笑,暗道“我是不是有点不要脸了”。
不过这年头就是这样,想做大做强多少都得沾点不要脸,总不能既当又立,一个人把好处全给占了吧?
刘煜的打法就是明面上要脸,暗地里不要脸,说白了就是面上能过得去就可以了。
其实就算刘煜明面上不要脸都没关系,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等到刘煜荣登九五,他所做过的大多数错事都会随之烟消云散,这些腌臜事才不会被记录在史书当中。
此外,刘煜还不用顾忌过半麾下文武的感观,因为但凡是系统出品的人才,都对刘煜处于死忠状态。
只要没有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哪怕刘煜臭名昭着,也不会对这些人产生半点影响。
所以大多数时候刘煜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他想做的事,只要不做的太过就可以了。
“但曹老板该如何处置呢?”
“我同曹老板的关系很复杂,似敌似友,同时又是彼此的知音和知己。”
“但要是光从交情来论,旁人在我心中的地位很难出曹老板之右。”
“可这时候不是讲交情的时候,我必须要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以曹老板的性格,肯定不会愿意屈居人下,想要招降他,基本没什么可能。”
“将其杀掉未免有些可惜,可放虎归山更是不智之举。”
“哎!眼下唯有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先试着招降,不行的话,便只能忍痛送曹老板上路了。”
想罢,刘煜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猛吸了两口新鲜空气。
独坐许久,刘煜觉得自己的脑子多少有些迟钝,得换换气缓解一下。
片刻后,刘煜转身回到屋中,伏在案前开始奋笔疾书。
不多时,两道命令便被送至了蓟县锦衣卫处,经加密后火速发出。
刘煜这两道命令分别下给岳飞和戚继光,前者的内容是:即日起,全军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开赴兖州,攻城掠地。
后者的内容则是:进入半战备状态,但先别急着开进徐州,等袁氏兄弟中有人愿意投降以后,将此事昭告天下,然后再名正言顺的进入徐州。
接到命令后,岳飞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准备将兖州当作自己的晋身之资;
戚继光却是愁眉苦脸,暗骂袁谭不识趣,否则他便能跟岳飞一般直接开始攻城掠地了。
……
兖州刺史府,书房。
看着堆积成小山的公务,曹操痛苦的揉了揉太阳穴,这段时间他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晚上只能睡两个时辰,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曹操叹了口气,随即离开座位,舒展了一下身子,然后推开门走了出去打算透透气。
就在这时,夏侯渊快步走进了院中:“大兄,一应器械粮草,三日内便能准备妥当。”
“好!”闻言曹操大喜,就连令他困扰不堪的头痛都减轻了几分。
打仗可不是光出兵就完事,期间需要调度的器械粮草远比打仗本身要麻烦的多。
每逢战时都会有大量的辅兵和民夫被征用,这些人的数量要远超战兵。
当年冠军侯打漠北,总共带了五万精骑出征,但负责后勤的辅兵和民夫,却至少是战兵的三倍到五倍之多。
也就是说冠军侯这趟远征,武帝需要为他准备高达二十万的后勤部队,其中包括民夫、辎重兵、兽医和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