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之窝啊!孩子小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不让孩子干一点点家务活、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爷生活;孩子大了,又要忙着给他们谋个旱涝保收日不晒雨不淋的好职业,还想着要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哪怕自己为此吃尽苦受尽累也心甘情愿……
其实,这种“无微不至”的爱,这种一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恰是人生的“陷阱”。
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赖和惰性,他们一无所有。一旦生活中出现“湖面封冻”,他们的结局绝不会比天鹅好到哪里去。人们固然需要爱,但是,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
周老师夫妇和儿子通电话一个多小时,虽然彼此意犹未尽又怕通话时间长了影响不好,就说以后有时间再联系,就这样周老师夫妇停止了和宝贝儿子的通话,看到周老师夫妇一脸幸福的样子,我好羡慕这只有完整的家才有的幸福感,我轻描淡写说有一个女儿本来成绩很好,而且这个成绩从小学一直保持到洪一中,接我的代有读书的天赋,聪明,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我上数学课无论是代数还是平面几何可以说是我一个人的天下,没有一个男同学,女同学举手发言,当老师要同学们举手发言,全班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发言,只有我一个举手发言,全班同学好羡慕,后来只要老师一要同学们举手发言,全班男同学。女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往往是数学老师亲点我上讲台在黑板上解题,父亲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其实我数学成绩从小学一直初中保持总是班里第一,记忆犹新在读小学的时候,一次数学测练我考了九十五分,我的数学老师肖老师说我可以考一百分为什么只考了九十五说我骄傲,粗心大意中午要我留在学校反省,后来是伯伯让哥哥送给我二个馒头,从此我不骄傲自满,做事粗心大意了。可是正是我长身体和知识十四岁辍学了,要是能有系统地读书我肯定能考取一所名牌大学。家境好的同学每天是一元钱吃的是伍角钱一个的肉包子,我是每天一角钱二个油饼或者三个馒头,同学们普遍个头比我高,营养不一样,我没有女儿幸运,九年义务教育家贫初中就辍学了,不象女儿可以系统接受教育,从低级到高等,洪一中是她参加中考录取的,200七年我离婚后女儿没有和我在一起生活不知道她的学习状况,高考那年我在武汉,不在洪湖,三门主课超过一百,综合还没达到平均数,这是平时没有留心孩子的学习波动和变化,幸好班主任找她谈话让我女儿复读一年,因为女儿的基础非常好,从小就培养,加上从小读书不让我操心,自律性非常强,复读一年皆大欢喜终于都了五百八十六被中南大学录取了,现在是大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