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柄剑,通常被安放于白塔的最高尖顶之上,不被擅动。唯有在贝兰纳尔出征之时,它才会被郑重取下。在那一刻,佩剑者将宣誓:唯有为了守护正义,此剑方可使用,以此来秉承睿智之王贝尔-克哈迪斯的崇高理念与精神传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
达克乌斯可不是来看贝尔-克哈迪斯之剑的,他不是来朝圣的,也不是来打卡观光的,更不是想搞什么仪式感。
他的目的,是更实在的。
“应该在那个方向。”雷恩走到一扇窗前,目光穿越塔顶的长空,向远方指去。
达克乌斯走过去,靠近窗沿,顺着雷恩指向的方向看了一会。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因为他什么也没看到……
除了山,还是山,视野尽头依旧是重峦叠嶂,天与地的界限早已模糊。
这次的荷斯白塔之旅,他可谓是收获颇丰。
如果说,他在阿尔道夫的那两所学院看到的是『下限』——这个世界最低层次的知识体系,那他在荷斯白塔看到的,就是『上限』——这个世界知识体系的巅峰。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一次认知上的跃升,一次系统性的刷新。
这让他真正知道了区间在哪里,天花板在哪里,平台在哪里,自己又处于什么位置,未来该如何在这个宏大而严谨的框架中,做出文章,书写巅峰的章节。
此外,他还得到了剑宗的认可,这不是一句表面话。
这代表着剑圣团对他的承认。
这是剑与道的精粹,是阿苏尔战技的顶峰,是『以剑明理』的哲学印记。
而那位常年徘徊于图书馆深处、从不显现众人视野中的『思想遗产体』贝尔-克哈迪斯,居然选择在他面前现身。
这意味着——白塔本身对他的认可。
再加上他从图书馆中获得的石板、书籍、知识和古老资料,种种收获堆叠在一起,形成了他在这次旅程中最为厚重的收获清单。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收获。
随他而来的施法者们,那些非白塔系的、来自不同背景的术士和法师,从这场学术交流中获益匪浅。虽然他们的提升不明显,没有人当场破境、没有人顿悟升阶、也没有人实力暴涨,但这从来就不是重点,这不代表这种交流没有意义,恰恰相反,这种交流极其重要。
重点,在于接触,在于了解精灵魔法上限的样貌,在于未来发展中能更明确地为自己定位。
在达克乌斯的设想中,精灵施法体系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建立『横向链接』的开始,是为未来的『奇迹时代』积蓄底蕴。
未来,精灵社会需要的,不只是十位、二十位传奇施法者,也不是靠几个神选、化身唱独角戏。
需要的是上千名系统教育培养出的『院士』与『研究者』,他们不一定战力惊天,但要能铺设出一整条后继之路。
要系统地、科学地、有计划地为精灵社会培养人才。不能靠灵感与奇迹,要靠教育与积累。
这就像种地。
得把地松了,把坑挖好,把树苗种下。
要给它浇水、施肥、遮阴、除虫,不是一夜之间能结果的,更不能靠一场春雨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开头的几年可能都看不到成果,看不到花,看不到果,甚至还要经历病虫害、旱灾、风折枝。
那也无所谓。
他在种果树,种的是能在未来奇迹时代开花结果的智慧之树。
至于在白塔获得的知识……
说实话,有些尴尬,这才过了几个小时,说轻点是走马观花,说重点,是只能看一眼,消化不了。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时间与精力的问题,更是结构与体系的问题。
就像是一个人在图书馆里扫了一遍目录,看到了满墙的书名、卷轴、石板、手稿,甚至还有传承记录与研究成果,可他手里没有笔、没有纸,也没有时间慢慢坐下来一页页翻阅,更没有量子阅读,只能看看封面、读读简介,然后就得继续前进。
信息太庞大、太密集、太复杂,他没有带上自己的研究团队,也没带一整个科研所来逐步解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
或许……能完全消化白塔底蕴的存在,只有奸奇了。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硝烟还未散尽,炮火还在延绵,一切都在混沌之中。
真正的争夺,要等到46年之后,等战争结束,美苏两强开始疯狂争抢三德子留下来的科技成果、专业人才、实验数据与完整的设备系统。
从火箭技术到航空技术,从核能科学到生化实验,从电子通信到材料科学,再到那些在战前就站在世界科技巅峰的科研人员与工程师……
达克乌斯相信,46年终将会到来,那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