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维笑了笑,没有对张怀义过多束缚,总不能打断他的腿,把他强留在山上吧。
他只是提醒张怀义,别和无根生有太多来往,别忘了他那次的后果。
张怀义满口答应,说自己只是找无根生打架而已,任谁知道了,都说不出一个不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之维也不继续劝张怀义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施加到别人身上。
而且,对于原剧情里的甲申之乱,张之维并不在意,说是乱,其实也没多大乱子。
相比较这个时代的乱,那点乱,并不值一提,他还不至于为了那么点事杞人忧天,所以也就任由张怀义外出游历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怀义这几次回来,虽然没和张之维交过手,但和师兄们试了试,不管面对什么人,每次都是险胜一筹,和陆瑾吕慈也打过,同样是险胜一筹。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小子在藏拙,因为,陆瑾和吕慈能轻松打败的龙虎山弟子,张怀义也是险胜一筹。
这近三年来,陆瑾和吕慈也曾数次离开龙虎山,
陆瑾离开的时间长些,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三一门度过的。
吕慈离开的时间短些,他大部分都待在龙虎山。
陆瑾偶尔会来龙虎山待上一两个月,这期间,他会和吕慈频繁切磋比试。
两人的比试各有胜负,吕慈也算是报了当初的仇,他也把陆瑾打晕了一次,背着在龙虎山上游行,见谁都来一句“你怎么知道我把三一门大盈仙人的高徒打败了?”,让所有龙虎山的人都好好看了一场笑话。
陆瑾这个体面人,哪能忍受这种奇耻大辱?当即奋发图强,拼命修行,终于让他找回了场子。
他击败了吕慈,将其打晕,还用绳子束住手脚,再拿一根竹子串起来,像扛一头猪一样的扛在肩上,满山的游行,甚至都游到了龙虎山下的上清镇,见人就说,也不管那些普通人知不知道吕慈吕家双璧的名头。
上清镇下有不少的江湖同道,这件事慢慢的也就在江湖上传开了,就连吕慈在吕家村的几个老大哥都知道了。
吕家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几乎齐上龙虎山,要帮吕慈找回场子,好好拾掇一顿陆瑾,但这个提议被吕慈给否决了。
这可是他和吕慈之间的私人恩怨,怎能容许他人插手?那岂不是说他无能,斗不过陆瑾?
以多打少,就算赢了,他面上也无光,丢失的脸面,他要自己找回来。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他的虎豹雷音成了之后,他抓住了机会,狠狠击败了陆瑾。
上次陆瑾击败他,把他像牲口一样串在棍子上招摇过市,他正打算依葫芦画瓢,也这么对付陆瑾。
但这时,一个钓鱼佬经过,他还没开口,钓鱼佬就提着一条半人高的大鱼,吹嘘了起来。
吕慈一看那条鱼,被棕榈叶从鱼鳃穿过再打个结,顿时心生一计,当即也去摘了几匹棕榈叶,然后在陆瑾的腮上穿出一个透亮的大洞,用棕榈叶穿过,像提鱼一样提起来,一路从天师府展示到正一观,再展示到上清镇。
这稀奇的一幕,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同样也在江湖上传开。
次日,陆瑾醒来,摸着脸上两个破相的血洞,若非暂时打不过,他杀了吕慈的心都有了。
最后还是请张之维出马,用红手把他脸上的洞给修复了。
总之,这两个冤家互相伤害的尺度越来越大,大到现在两人都不敢随意切磋了,都在铆足了劲的修行,生怕一个落后,落为江湖笑柄。
这两人闹得如此大,陆吕两家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过,两个家主都很开明,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正好鞭策他们修行,只要不闹出人命,随便他们折腾吧。
这期间,天通教会也在发展壮大,已经从魔都向四周辐射,覆盖了小半个神州,信众无数,信仰之力海量。
黄六爷去了趟东北,又邀请了一批白仙过来,使得天通医堂开了不少分院,生意愈发红火。
王蔼也全盘吸收了当初从沙孙家族的接手的少数重工业,并且靠着张之维当初劫掠过来的资金,开始了野蛮生长。
因为涉及很多个大产业,即便张之维已经说过,交给王蔼全权处理,但王蔼还是心里不安,觉得自己背负不了这种影响国运的大企业,要让张之维分摊一点担子。
张之维答应了,王蔼带着一堆合同上来,这些合同在拟定和签订的时候,他可谓是全程参与,细致到了极点,但张之维却是看都懒得看一眼,直接就签了。
对于张之维来说,他眼里只有修行上的事,其他世俗中的事情,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什么钱财,身份,地位,都不值一提。
王蔼带着这些文件下山,靠着天通教主的威名,以及沙孙家族那里得到的技术和一些先进设备,在张之维给的大批资金的注入下,只花了两年的时间,就在渝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