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神树这种东西太过诡异,为师不建议你去利用它,必须保持距离,不可接触太深。”
“至于你说的一百年后的交易,一百年后的事情,谁说的准?暂时不需要杞人忧天,想些有的没的,顺其自然就好。”
在张静清看来,不管神树暗地里有什么阴谋,他只要把天师度传给张之维,那就万事皆休,可能都要不了一百年,所以,百年之约,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不过嘛,对于传度这件事情上,张静清还在犹豫,前些年他一直是倾向传度给张之维,但在张怀义出现后,他又多了一个选择。
传张之维还是传张怀义,他一直在衡量,也一直没下结论。
究其原因,他的时间还长,有些东西,可以不着急着下结论。
随后,几人又讨论了一下西方的社会,那里的异人结构,以及普通人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张静清年轻的时候,借着下山历练的机会,去京师大学堂上过几年学,知道一些洋人那边的情况,他感叹道:
“不得不说,这近两百年来,咱们实在是落后太多太多了,如此大的代差,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赶上来!”
“一些奇淫巧技而已,断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要神州战乱皆失,天下再出明主,要想赶上,还是不难的。”
易潜诞生于前朝末年,修道多,读书少,观念还是老一套,觉得还会出个皇帝。
张静清也不去和自己这个愚蠢的师弟争论这些,这是由过往经历形成的认知问题,三言两语是纠正不过来的。
再说了,他们一群江湖路远的道士,也不管这些事,所以张静清也懒得去和易潜讲走向共和之类的话。
倒是张异会去呛他几句,但他只是单纯的和易潜不对付才去呛的,对于外面的局势变化,他并不关心,在意程度甚至比易潜还低。
又谈论了一会儿之后,张静清嘱咐张之维,近期不要下山,好好在山上待一段时间,正好可以代师授业,教一教师兄弟们手段。
张之维应了下来,他下山历练的时间已经够长了,继续历练对他也不会有多大的提升,接下来,得在山上好好静修一段时间了。
张之维走出大上清宫,回山的时候是正午时分,和师父汇报了一些事情,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
这个时候,府上的晚饭时间已过,虽然去过斋堂也能弄到吃的,但张之维并没有去,他现在对食物的需求已经很低了,吃饭也只是习惯,既然错过了时间,也没必要强行补上。
他身形一动,几个纵跃,飞掠到与天师府相对的天门峰之巅,去看了一下那棵因自己得炁的歪脖树。
原本被雷劈的惨不忍睹的歪脖树,已经看不到一丁点儿雷击的痕迹了,郁郁葱葱,展现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张之维对植物了解不多,也就认得几种常规的树,所以也说不清这到底是什么树,就一直用歪脖树来称呼它。
这段时间去魔都,闲暇之际,他去图书馆里找了些资料看了看。
原来歪脖树叫六道木,在古代,又被称作降龙木,算是一种珍稀植物,具备祛风湿,消肿解毒,辟邪驱鬼的功能,而得了炁的降龙木,更是难得,具备种种不可思议的功能。
杨门女将之中,穆桂英嫁给杨宗保的嫁妆,就是这降龙木,杨家将希望靠它来抵挡辽军摆的天门阵。
张之维看向遮天蔽日的歪脖树,这么大的降龙木,放到外界,绝对算得上极其珍稀了。
不过,降龙木的用途有些广,可以做中药材,还可以做法器鞭,棍,念珠等等,真要在外界,只怕活不了多久就会被人砍了。
“长在这里,倒是你的幸运!”张之维低语。
“沙沙沙……”
歪脖树剧烈摇晃起来,树枝乱颤。
树并没有眼睛,看不到张之维到来,它是靠炁息感应辨物,但张之维恰恰混身气息全无,所以歪脖树一直没发现他,直到他发出声音后,歪脖树才发现,顿时高兴的打起招呼。
张之维走过去拍了拍它的树干,相比较上次来看它,这次歪脖树的变化并不大,很显然,它已经过了快速生长期,体型趋于稳定,接下来的成长,无论是修行上,还是体型上,都只能靠水磨工夫了。
至于它该如何修行,即便是张之维,也没办法给它指一条明路。
如果是动物的话,还有一丝可能,毕竟动物还有经脉,即便和人的有所不同,但好歹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植物嘛,那就是另一个赛道了。
张之维不是植物学家,也不可能为了歪脖树去进修,以后它的修行,就只能靠自己本能的去积累了。
当然,他也不是一点帮助没有,如果他在歪脖树下修行,吐纳天地三才之炁,歪脖树也能跟着沾点光,事实上,它能长这么迅速,就是天地三才之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