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者,是泰克海诺特。
此人,是东方宙域出身,本来只是个行星总督,但在联盟的势力往东方宙域拓展的时候,这位总督积极的靠拢了联盟,并且借助联盟的资源,将自己的星球搞得有声有色。
在后续的多次政局变动之中,他也稳稳站住了队。
立场坚定,相当的红。外加上,能力确实不错,一直以来,也算是平步青云了。
而在贡献方面,他最为杰出的表现,是在麦格雷宙域,担当副手。他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安全区政策。
执行了安全区政策的世界,说白了就是有点被半放弃不放弃的样子。星球自理,联盟只派特派员接洽和指导,少量的物资供给,星球上的原住民们,需要自食其力,将自身星球的安全程度,提升到标准线以上,才能够建立联盟认可的政府。也只有到这个阶段,才会有正经的联盟军队过来,把剩余的问题给解决掉,开始有大量的投资去重建整个世界。
在那之后,条件当时好的。但在那之前,联盟给予的东西说实话是比较有限的,更多要靠世界本身自力更生,自我拯救。
这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行之的一项政策。
如果联盟政府有别的选择,当然是不想这么干的。联盟是典型的想要当大政府的集中型政权,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也会肩负起来相应的责任,并在这个过程之中,获得更大的回报,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如果可以,联盟是不想任何一个世界执行安全区政策。
但那是没有办法。联盟虽大,但暗面远征的规模一样很大,这条远征之路,一旦踏上去,就走不回来了。而这些被划为安全区的世界,本来就是在军事上评估,无法被拯救的世界。按照军方的意思,就是一发灭绝令下去,永绝后患就完事了。冒着定个安全区政策的风险,很多世界没法自救,或者自救时间很漫长,反而还有混沌或者异形外溢的风险。
但是联盟政府还是顶着风险制定了安全区政策,希望这些本来没救的世界能够自我拯救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联盟说没有多帮忙,但其实还是帮了的。
泰克海诺特在麦格雷宙域就是做这件事。他拿着一笔来自联盟政府的预算,专门管这些安全区世界。同时,还有从当地建设、整编起来的本土军队中,本来要提供给暗面远征的部队里截留出来了一部分,调派给他,让他用于安全区政策的执行。
他还真就搞得有声有色。
一方面,他能够从上面竭力争取,拿到更多的资源。
他总是能够成功,但不是因为他面子大,而是因为他拿了资源,甭管是钱、是物资、是军队,总之是真能办出效果来的。
他会更精细的判断每个执行了安全区政策的世界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个个进入到安全区的联盟特派员会有专门的指示,因地制宜的制定计划,帮助他们提前建立临时政府。他们总是尽量把星球里安全的部分、安全的人员,先一步发动起来,搞就地的经济建设,搞更多的人口留存,保护住有生力量。
军事方面,反而是次要考虑的。
他会给这些临时政府,设定有效的、可达成的、具体的业绩指标,并指导他们如何做到,更进一步的提供资源,帮助他们做到。
在泰克海诺特的执行之下,麦格雷宙域安全区政策的情况,比预想之中好很多。
在本来的预估之中,所有的安全区世界,以十年的时间来算,其中只有20%的世界,可以从安全区政策走出来,成为正常的世界,受到联盟的管理。但同时,也会有30%的世界,最终会落到安全区政策设定的下线——那意味着联盟的军方会到来,毁灭这个世界。剩下50%的世界,还会继续在安全区政策下沉沦。
但实际上,在泰克海诺特执政的十年间,最终摆脱安全区政策的世界,达到了40%,比预期中的情况翻了一倍;被毁灭的比例,也跌到了20%。
这是个相当出色的成绩。
如果他按部就班的在麦格雷宙域里继续干下去的话,他可能会被提到副主席的位置,在管安全区政策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工作。
他的前途,算得上是一片光明了。
但顾航决定给他一个更好的、更大的机会。
泰克海诺特接下来,将会直接在前进宙域,担任宙域主席的职位,主导前进宙域的政务和经济工作。
他来到这里,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在这两年间,他已经奉命在调研、在建立自己的执政班子,并且跟宙域里的各路本土权贵,建立起来了联系。
现在,顾航就是在听他的汇报。
说一说他前期的工作成果,但更为重要的是说说他接下来会怎么做。
整体听下来,顾航还是挺满意的。
主要是顾航满意这个人。
他在麦格雷宙域,致力于拯救那些本来难以拯救的世界,让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