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在19世纪末,有许多远东帝国民众,被美洲各国,通过人口买卖的方式,变成所谓的“猪仔”,然后运往本国,从事修建铁路,挖矿或者种植园等基本九死一生的工作。
这显然不利于19世纪,东非在远东帝国移民工作的展开,加上当时东非没有什么名气,有不少民众把东非移民署人员当成“骗子”。
而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东非的强大,还有在远东帝国声望的传播,以及一些“示范人员”的“衣锦还乡”,东非移民的名额就成了“香饽饽”。
可惜,在进入20世纪以后,想要移民东非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一直到一战前,东非开始大手笔的开拓海外殖民地,才重新降低了门槛。
但是,这种门槛的降低只针对当时的东非殖民地,反之本土对移民的要求不增反降。
即便如此,远东帝国移民东非的热情也有增无减,去往东非殖民地也好过留在当地。
现在,东非直接拿出五万人的移民指标,肯定有大量当地人会趋之若鹜,即便他们不知道新奥地利王国和哈布斯堡君主国的情况,可出于对东非“口碑”的信任,也会争夺这个机会。
这也是奥威尔为什么有底气说这个工作并不难完成的原因,而下面各个地区的负责人也摩拳擦掌,准备提升他们的业绩。
就比如豫东第七行政督察区办公室的负责人卡麦儿,他就对这次任务信心十足。
他对旁边豫东第一行政督察区的负责人莫里斯说道:“博莱特,要不是人手不够,别说几千人,就是上万人,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难事,不过移民的花费肯定少不了,也不知道政府这次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豫东第七行政督察区的范围,其公署所在地是淮阳县,管辖区域大概就是周口大部分地区,而第一行政督察区差不多就是开封等地。
原本东非在开封也是有领事馆的,不过随着东非在淮海地区的不断收缩力量,现在只剩下徐州和胶州两处领事馆,原开封领事馆负责地区,也就并入了交通更加便利的徐州领事馆管辖。
当然,原本徐州领事馆还分出一部分,迁往了关中,成为东非在西北的第一领事馆,加强东非和远东帝国西北的交流。
换句话说,原本东非在淮海省设置了多个领事馆,现在只剩下两个,统管整个淮海地区的东非公务人员和机构。
博莱特对卡麦儿回应道:“这件事对我们几个地方办公室来说,确实不难,尤其是我们开封联络办公室,估计在开封城里就能够完成工作。”
开封作为省会,1935年光是市区人口就超过二十万,算是大城市,所以开封联络办公室想完成移民招募工作,是几个地方联络办公室最容易的,都不需要出开封,就可以轻松完成指标。
对于这一点,卡麦儿十分羡慕,他说道:“淮阳人口虽然多,但是大部分分布于农村,我们的工作量肯定比你们大许多,只靠县城肯定无法完成这一点,还要到基层招募。”
博莱特有些洋洋自得的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省府是开封呢!不过说来,我们开封联络办公室其实也是比较吃亏的,毕竟以前开封领事馆可是和徐州领事馆同一级别的存在,现在我却只能跑到徐州接受任务。”
卡麦儿不屑的说道:“呵呵,如果不是开封领事馆降级,你也做不到现在主任的位置上,而且你们的办公场所可是原本的领事馆区,条件比我们好上一大截,你就偷着乐吧。”
博莱特说道:“唉,其实我还是更想到徐州或者关中去工作,毕竟这两个地方,现在更受到本土重视,机会更多,当然,未来开封也不是没有机会。”
“眼下远东帝国和日本关系越来越紧张,远东帝国未来的局势变化,随时可能导致帝国对远东帝国外交关系变化,影响帝国在远东机构的调整,怎么说开封都有可能重新被重视。”
博莱特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现在东非在远东采取的战略方向是收缩,这样人员和机构就要裁撤,整合,机会变少。
但是,远东帝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大国,东非不可能真放弃这么大一块市场,未来东非在远东帝国的各项活动,肯定会重新活跃起来。
而现在开封还是省会,如果东非加强对远东帝国的重视,那开封的机会肯定比大部分小地方要大,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
随着,东非移民招募消息的放开,果然如同奥威尔判断的那样,有大量民众跑到东非各个移民招募点,申请移民。
仅仅是一个星期时间,徐州领事馆就完成了两千多个移民申请的申报,按照这个速度,五万人可能明年年初就能够完成。
而这种速度,也让莱茵市的哈布斯堡皇室们感到震惊。
鲁道夫皇帝说道:“这也太夸张了,如果按照这种进度,每年东非从远东招募十万移民恐怕都能轻松完成,也难怪东非现在人口这么多。”
恩斯特对于这一点毫不奇怪,他说道:“远东帝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