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伊巴涅斯这个人,他对帝国主义并不感冒,平等的对待美国,英国和东非,这三个主要和智利打交道的帝国主义国家,同时,试图减少三国在智利的影响力,保持中立地位。
总而言之,伊巴涅斯并非庸人,但是他通过政变上台,统治天然遭到智利民众的反感,而且运气也不好,刚刚夺权不久,就碰上了世界经济危机,以至于他的部分经济政策,因为财政危机无法成效。
此前已经说了,智利的主要财政收入来自于矿产,而经济危机下,智利财政收入因为出口减少,大幅度降低,而伊巴涅斯推动的基建项目,也因为财政危机,不得不违约。
所以在1931年末,这位智利总统在国内反对压力下,主动辞职,流亡阿根廷,之后蒙特罗成功当选。
和伊巴涅斯相比,蒙特罗的当选就正规许多,不过,正是因为此前伊巴涅斯政变上台还有后续执政经济效果不佳的原因,他在选举时做出了的承诺,基本上和伊巴涅斯反着来。
就比如伊巴涅斯是独裁者,那蒙特罗就天然支持民主自由,伊巴涅斯通过强硬手段治理国家,蒙特罗就选择自由放任,伊巴涅斯搞基础交通建设,蒙特罗就把这些项目以劳民钱财为由取消,并且缩减政府财政开支……
蒙特罗总统的做法,不能说有错,但也绝对不合时宜,毕竟他的这些做法如果有用的话,美国经济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个鬼样子,因为和智利相比,美国更加自由,民主,对企业和商人更加放任,更是坚定反对政府干预。
前世,蒙特罗的统治就很短暂,大约再过几个月时间,他这位“民选”总统,就会被赶下台。
东非并不关心蒙特罗的命运,只想赶快促成进一步的谈判,因此胡格只说好话。
他对蒙特罗总统说道:“就是如此,蒙特罗总统阁下,智利如今的经济情况,本来就和你没有太大关系,伊巴涅斯现在去了阿根廷,但是他也确实给你留下了不少烂摊子。”
“不过,我相信在你的努力下,智利的经济应该会得到好转,不过这还需要时间,届时你的政策才会取得效果。”
当然,实际上胡格反而更看好前总统伊巴涅斯,就现在智利这个状况,底层民众几乎到了爆发的边缘,反而伊巴涅斯这种强人,才很有可能推行一些见效快的政策,并且暂时压制住国内的政治动荡。
可惜,伊巴涅斯虽然是独裁者,但他本人对权力,其实并不算过于热衷,知道进退,否则的话也不可能主动辞职。同时,伊巴涅斯本人在经济领域也不太擅长,毕竟他是军人出身。
这一点从前世就可以看出来,前世伊巴涅斯当过两届智利总统,第一届就和本时空里一样比较失败,而前世,他在1952年又当上了智利总统,至于执政效果,在智利的评价两极分化。
有人把他视为民族英雄,改革者,底层民众权益捍卫者,而有人说他独裁,经济管理失败,依赖个人魅力而非制度。总而言之,伊巴涅斯的人生很具有戏剧性,能力也有,就是偏科。
至于蒙特罗,个人能力就相当平庸了,毫不客气的说,他目前实施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个正常人坐在他的位置上都能办到。就比如减少政府财政开支,增加对民众的收税。
还有他的社会救济方案,也基本是鼓励政府公务人员和商人,做些慈善活动,提供一些免费食物和物资,这种做法,可能有些效果,但是十分有限。
蒙特罗不敢搞结构性的改革措施,甚至还加大对底层民众的剥削,也难怪他前世被智利工党推翻。
不过,相对于不好打交道的伊巴涅斯,亦或者是颇有作为的亚历山德里,东非显然就喜欢这种欺软怕硬的外国政客。
两人在交谈了许久后,胡格才把话题引入正轨:“蒙特罗总统,这次我前来,实际上是代表东非政府和贵国商谈军事领域的合作。”
“我们东非希望能够在智利南部的寒温带区域,也就是火地岛,或者周边区域,租借一块土地,从而帮助东非军队,模拟高纬度作战环境。”
虽然之前和胡格大使相谈甚欢,但是一牵扯到如此敏感的话题,蒙特罗总统还是变了脸色。
他有些小心翼翼的询问道:“贵国为什么要执着于高纬度作战呢?毕竟东非可是一个热带国家,应该没有高纬度作战需求吧!”
胡格大使说道:“总统阁下,你的话就有些偏见了,正是因为东非是热带国家,所以我们东非反而对军队的高纬度训练更加重视。”
“因为,东非和一般的热带国家不同,想必蒙特罗总统阁下,你也清楚,东非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的热带区域强国。”
“也是低纬度地区唯一的世界性大国,而所谓的世界性大国,显然不能局限于区域之间,而是世界绝大部分区域。”
“东非的对手,是那些中高纬度的强国,他们都更适应更低温度下的作战环境,而我们东非,自然也要展开针对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