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对于工党思想在东非的传播,莱茵皇室和东非政府,一样可以曲解和篡改,然后让东非民众真假难辨,从这个角度而言,莱茵皇室可谓用心险恶。
在这个问题上,父子两人没有说太多,转而把话题引入到国内和国外。
1927年又是动荡的一年,尤其是欧亚大陆上的各种运动,此起彼伏,包括变法图强性质,民族独立性质,工党性质,殖民地谋求独立等等。
弗里德里希说:“今年我们把对外重点工作放在了海外市场培植,尤其是殖民地的建设和扩张上。”
“现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凸显,各国工业复苏和发展,伴随着产能过剩的极大隐患,同时关税战也越发频繁。”
“反应在国内,如今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商品利润越来越低,许多企业甚至亏损经营,为此,不得不压低市场劳动力价格。”
“我们东非因为有最低工资标准,所以他们不能做的太过,但是欧美国家的企业大多没有这个顾虑。”
“这也导致现在很多资本流入欧美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整体上,还可以承受。”
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资的依赖也会随之减少,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玩经济上的“闭关锁国”,对东非的影响算不上太大。
以前,东非政府肯定巴不得其他国家对东非多投资,从而获得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等发展要素,现在东非本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已经没有太多短板。
加上东非政府的不懈努力,尽量降低人工成本以外的其他生产成本,所以东非工业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劲的,投资环境仅仅略微逊色于美国。
当然,真正让美国和东非都羡慕的还是英国和法国这种国家,即便他们混吃等死,殖民地也能为他们的本土工业买单。
只需要禁止其他国家商品,进入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就能坐享其成,哪怕商品质量再差,殖民地也别无选择。
而这也是五五规划以来,东非加大对殖民地投入的重要原因,这其实就是培养东非未来的经济蓄水池。
恩斯特说:“眼下的经济环境,虽然明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巨大的波涛已经在酝酿,国际市场的泡沫随时有可能被戳破。”
“换句话说,我们要做好应对一场史无前例经济危机的各项准备,增加东非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幸存下来的能力。”
“殖民地市场想成长起来,尚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务之急,是加大对移民的引入,尤其是太平洋各个区域的殖民地,放松移民标准。”
“皇室财团手里的一些非核心资产,要加紧抛售掉,同时加强国内企业,尤其是那些经营状况良好,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事先做好调查。”
“因为一旦危机爆发,我们只能优先保证那些优质企业的生存,这是危机过后,东非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至于股市和债券市场,尽可能的把他们往实业上引导,放一些利好消息和政策,这样即便未来经济泡沫爆炸,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实体经济就算遭遇经济危机,它总能留下尸体,而服务业爆炸,那财富连一点灰都看不到,就蒸发掉了,所以两相其害取其轻,还是前者更有用一点,哪怕是房地产暴雷,那一堆房子至少未来可能还可以利用的上。
弗里德里希皇储的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说:“目前帝国一直都在积蓄资金和放宽市场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加大国内的投资力度。”
“皇室和国有企业的精简也在加速,如果真的爆发经济危机,我们不至于手忙脚乱。”
东非国企和皇室企业是未来“兜底”国民经济的重要保证之一,不过,面对经济危机,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东非只能从政府层面,做好各项准备。
整体上来说,东非国内外,莱茵皇室都已经提前埋好了暗子,一旦经济危机彻底爆发,这些暗子就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保证东非在经济危机中活下来。
如果活不下来,那东非能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两种,第一种是像沙俄那样原地爆炸,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第二种则是发动战争,把矛盾转移出去。
而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控的,尤其是第一种情况,显然是当前政府最不能接受的。
至于第二种,如果失败,就会像前世的德国一样,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至于前世德国发展的不错,那只不过是美国放松了对其经济限制,甚至因为制约欧洲的需要,还要在特定阶段,支持其发展。
战败国的结局,取决于战胜国的态度,至少在他战败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完全被战胜国所掌控。
而东非这种大国如果战败,毫无疑问,其他国家不会给东非哪怕一丝翻身的机会,就像前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境况一样。
所以,即便不得不发动战争,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