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516章 别逼的我把一切都推倒重来

第516章 别逼的我把一切都推倒重来(1/2)

    “唰!”

    “唰!”

    一桶桶的水浇了下去,冲刷着地面上的血迹,使得浓重的血腥味开始变得淡了一些。

    水浇下去之后,立即有人用扫帚快速的清扫。

    殿内殿外都需要好好清理。

    历来政变就没有不死人的,但这次死的着实有些多。

    光是殿外的城卫兵就死了几千,殿内的御林军,黑戮卫也死了不少。

    普通士卒只需要收起来进行统一焚烧即可,但这次隆景帝萧成道,前太子萧政,秦王萧腾也都死了。

    这几人需要妥善处置。

    人都已经死了,不能不管不顾。

    夺位时要用残暴手段,成功后就要显示仁慈。

    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现在是用强硬手段让朝臣们不敢异动,可不代表着就高枕无忧。

    还需要妥善安排。

    其三人的尸体已经收了起来,并且开始搭建灵堂,等候发丧。

    皇宫依旧处于戒严状态,各宫殿都进行严密看管,让皇宫人员不得外出,避免生出乱子。

    其实已经很乱了。

    隆景帝的后宫嫔妃们哭成一片。

    关宁无暇理会这些,大致安排下去之后,则是召集众人议事,商讨后续事宜。

    御书房,就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此刻这里的主人,已经换成了关宁。

    被他召来的人有公良禹,这位是他起兵招募的谋士,也是可用之人。

    关宁麾下能征善战者不少,而出谋划策的谋士文臣却很少,这是他的短板。

    不过这方面关宁自己补齐了。

    但那是带兵打仗,治国理政自然需要文臣,他目前能用的也只能是隆景帝时期的人。

    这是没有办法事情。

    好在他也有可用之人。

    薛怀仁就是第一位,他曾长期任职次辅,执掌内阁。

    隆景帝忙于修道,基本都是薛怀仁在操持。

    这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而他的功劳也相当大。

    之后便是费田。

    关宁觉得这个人的能力不低于薛怀仁,唯一所差的就是年限。

    不过这也是他的优势,他才四十多岁。

    再一个就是越国公杨素。

    关宁都没有想到这位会支持他,杨素跟高廉一样是世家贵族的代表人物,按理说他们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

    可他突然支持了自己。

    关宁也大概能猜到原因,杨素这样做无非是顺应大势,为世家贵族保存血脉,怕被关宁一刀切的砍下去。

    而高廉却没有顾忌,他认为不管谁是掌权者,都离不开世家贵族的支持。

    这么说来也没错。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勋贵集团占据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也包括人。

    其实人才是关键。

    民间有言,穷文富武。

    其实这话并不完全对。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穷苦人家通过改变命运依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世家贵族子弟则是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形成庞大的士族群体。

    这种情况在隆景帝时期尤为明显,只需看国子监即可,十人怕是只有一人出自寒门。

    这也是关宁日后要解决的问题,当社会资源出现严重不公时,动荡也就开始了……

    思绪闪过。

    关宁又看向了另外一个人。

    此人年近五旬,带着一种儒雅之气,他名为历修,曾也是内阁大臣,重要的是他的身份,出自儒家。

    本来朝中还有曾跟关宁走的很近的梅党,以吏部尚书卢照龄为魁首。

    可正因为他们跟关宁走的近,在关宁起兵后,都被隆景帝处理撤职,不少人还受到了清算。

    其他还有几位朝臣,都是曾在朝中有影响力的人。

    虽然不多,但几乎代表了全部。

    费田是废帝遗留的人。

    薛怀仁自不用说,他代表了大部分文官。

    杨素则是世家贵族的代表。

    历修是儒家出身。

    公良禹算是关宁的嫡系。

    五人也就形成将来的朝堂格局。

    关宁目光掠过每一个人,随即开口道:“此番大康经历巨变,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尽快恢复秩序,大康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想必诸位能明白孤是什么意思。”

    还未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关宁没有以朕自称,这方面他并不在乎。

    公良禹率先开口道:“依微臣之见,您应当尽快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可安朝局,可安民心,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代表着万象更新。”

    “登基大典是要尽快举行,但在这之前首要处理好先帝的发丧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