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之表弟很给力 > 第610章 退休金与养老金体系

第610章 退休金与养老金体系(2/3)

 不过朝廷各部研究过这份报告之后,提出的问题是相当的一致:

    重点解决大唐老龄化群体的养老问题。

    大唐的经济结构已经决定了,大部分的城市人口退休之后便会失去经济来源。

    以前产业工人不多的时候还好,家庭养老模式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以农牧业为主的社区更简单,老人有地有房,家里的孩子也多,基本是生活无忧。

    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产业工人的数量激增和工业化的推进,产业工人家庭少子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1】

    【6】

    【6】

    【小】

    【说】

    家中的子女一少,工人退休后养老就会比较困难,家庭养老的模式便维持不下去了。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退休养老的制度,解决老龄化人口的生存问题。

    大唐立国时就强调以孝治国,后来又不断提倡老有所养。

    朝廷在养老的问题上不能失信于百姓。

    也便是朝中各部提出首先解决老龄化群体养老问题的根本原因。

    枢密院五相召集各部举行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这次会议上,有人提出了建立退休金体系和养老金体系。

    退休金体系原本就有。

    但之前主要是针对公务人员、退役军官、教师等群体,并未推广到全大唐。

    享受退休金的人群在退休之后,可以每月领到最低生活保障和一笔一次性支付的退休金,只要不遇到重大变故,这些人的晚年生活基本无忧,不用考虑养老的问题。

    对于退休金体系的推广,各部很快达成一致,在退休的产业工人群体中实行。

    具体的办法参考现行的退休金体系,划定退休年龄及相应的保障标准。

    不过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给了产业工人退休保障,那些从事农林渔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员也要给到基础的保障才行。

    这部分就要新的养老金体系来支撑了。

    既然要建立养老金体系,扩大退休金体系,那就要有钱。

    可是钱从哪里来?

    这一点就成了朝廷各部争论的焦点。

    朝廷出?

    那不可能,朝廷再有钱也不能给所有人养老。

    地方出?

    这个倒是可以。

    但是问题是大唐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

    东部沿海地区、皇家领地、西部的双海道、海外的金山、新港等地经济发达,拿出部分资金来建立养老金和退休金体系问题不大。

    可是如高原道、西疆道、恒河三道以及西部各道,抛开那些矿区油田和运河、港口富裕一些,其他地区基本都是靠农牧业支撑,不跟朝廷要钱就不错了,哪里有能力拿出钱来建立养老金和退休金体系?

    关键是这些经济不太发达地区的人口数量并不算少,加起来也有一亿五千多万,需要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

    大唐现在已经在很努力的平衡各地的发展了。

    不过东部地区一直是开发程度很高的地方,西部基础差,有没有太好的区位优势,想要发展起来谈何容易。

    朝中有不少人觉得,建立养老金和退休金体系这种涉及所有唐人的大事就是一次难得的缩小各地差距的机会,提出可以让东部发达地区补贴欠发达地区,实现一次较为长期的财富再分配。

    可是这一建议直接便被枢密院五相给否决了。

    枢密院的原话是:“发达地区的财富也是人家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凭什么要拿来补贴穷亲戚?”

    “即便是财富重新分配,那也是不能用解决老龄化人口的养老问题当做借口。”

    “谁家都有老人,养自家的老人已经很辛苦了,不能再给人家增加负担。”

    枢密院拒绝了这样的提议。

    但是问题总要解决。

    这时候,智库提出了一个建议。

    智库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道:“既然都是大唐的子民,就不能分区域对待,东部也好,西部也罢,地方的财富如何转移是一件事,建立全民的保障体系又是另一回事。”

    “智库的意见是放眼全局,将各地的人口当做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来设计新的体系。”

    有人问道:“那智库的建议是什么?”

    智库代表说道:“既然是放眼全局,那就要一视同仁。”

    “智库的建议是从地方和整个大唐的经济体系出发,来建立一套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牵头,建议养老金蓄水池和退休金蓄水池,指定比例,地方拿出钱来放入蓄水池,当然,地方的钱肯定不够长期维持如此庞大的体系。”

    “所以还要经济体系的支持,智库的想法是朝廷在经济领域增收相应的税款,不过这个税率不能太高,那样会影响到百姓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