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 第141章 岳阳楼记

第141章 岳阳楼记(2/2)

觉得自己了不得了?天天无病呻吟,都没点境界!就你这样的人,当了官又能干啥?老百姓要吃饭,你给他们念诗能果腹吗?”

    此时墨汁也调好了,傅斯年不再说话,提笔就开始写。

    题头稍微改改,庆历四年改成开元十四年,滕子京的名字隐去,题末的时间也要注意,其余尽管照搬。

    题头还没写完,李白就惊讶地跟孟浩然对视,小声赞叹:“好字啊!”

    傅斯年的字最初是跟宋徽宗赵佶学的。

    后来又见识了许多大家,加上悠长的岁月洗练,他的字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但瘦而不失其肉,越是写大字,越能见起风姿绰约。

    不同于行书与楷书,这种罕见的笔体自成一派,令李白和孟浩然赞叹不已。

    孟浩然小声解释:“这种笔体应该是前正谏大夫薛曜的首创,但天师的笔体更有风骨,属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说话间,傅斯年已经写到了正文,内容恢弘大气,令二人登时禁声。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洞庭景色在他笔下绵延开来,仿佛一副生动的画卷,让人身临其境。

    接着笔意调转,“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句子,让孟浩然代入了自身情绪,联想自身际遇,顿时感同身受。

    可傅斯年立意又变,“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书不尽的广阔胸怀,道不完的洒脱豁达。

    这是有着何等丰富的阅历,才能有这般通透的认知?

    一时间,孟浩然与李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