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甄家赘婿,钞能力无敌 > 第二十三章 意外的人才收获!

第二十三章 意外的人才收获!(1/2)

    这一日,京城之中,并不只有蔡邕的府邸,迎来了客人。

    还有其他人也是如此。

    基本都是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点名气,却并非出身世家名门。

    或是落魄的寒门士子。

    或是郁郁不得志的朝廷底层官员。

    再或者……就是穷!

    这样的人其实很多。

    大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各州、各郡每年都会有举孝廉的名额,但不是说举了孝廉,就立刻能当官的。

    大部分都要先进朝廷,成为闲职的郎官。

    也就是国家的储备干部。

    郎官的俸禄是三百石,平日里也没什么事情做,一旦朝廷有什么官职空缺了,就自动成为后补人选。

    想要真的补缺任职?

    交钱!

    四百石以上的官职,汉灵帝明码标价!

    就算是朝廷任命,也要交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出身名门的士子,完全就不是问题,但那些家里没钱的、或者不愿意交买官钱的,就很难受了。

    很多人都因此,在郎官的位子上蹉跎岁月。

    然后越混越惨。

    毕竟三百石的俸禄,够干什么?

    这样的情况下,就给了陈潇发挥的余地,他在拜访蔡邕的同时,还分别派出去了几十波人,前往京城各处!

    但凡是愿意跟随他前往幽州的,先许诺官职!

    然后就是一大笔安家费!

    不得不说,这种用钱砸人的方式很简单粗暴!

    却不值得陈潇亲自跑一趟。

    即便如此,收获也还算不错。

    约莫有数十名落魄士子,沦陷在了他的金钱攻势之下,虽然没有什么大才,但对于人才贫瘠的幽州来说,也算聊胜于无了。

    更何况,其中竟然还有惊喜!

    “你刚才说,那个愿意去幽州任职的郎官,叫什么名字?”

    陈潇刚回到别院,从冀州跟随而来的管事庭叔,就前来汇报今日收获,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钟繇!”

    庭叔姓张,并不是甄家的人,而是甄夫人从娘家带来的管事,对甄夫人忠心耿耿。

    也颇受陈潇信任。

    他躬身而立,道:“此人出身颍川,今年三十八岁,听说二十岁之前就举了孝廉,做过几年尚书郎,因为不愿意交买官钱,后来就一直在郎官的位子上蹉跎岁月,家中说不上穷困潦倒,却也落魄的很……”

    陈潇大为惊讶。

    钟繇现在很落魄,这不奇怪。

    原本的历史上,钟繇就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一直到董卓掌权时期,才崭露头角,即便如此,在朝堂上依然只是个小角色。

    直到后来跟了曹操,才一飞冲天、步步高升。

    那个时候,他都已经四十多岁了。

    所以现在,才三十八岁的钟繇,绝对属于郁郁不得志的典型,但他愿意离开朝堂、跑去幽州做官,还是大大超出了陈潇的意料!

    要知道,颍川钟氏,也是当世名门!

    钟繇的祖父钟皓,当年与陈、荀、韩三家家主,并称颍川四长!

    正因为出身名门,钟繇被举孝廉的时候,起步就是尚书郎!

    何为尚书郎?

    乃是尚书台中,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官职!

    实打实的天子近臣!

    虽然因为两次党锢之祸,颍川士族的很多名士,后来都不能做官,曾经都有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日子,钟繇也受到了影响。

    但自从汉灵帝刘宏解除党锢,颍川士族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

    以钟繇的出身,加上其本身的才华,在朝堂上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

    这种人,怎会愿意去幽州?

    “他图什么?那点安家费?”

    陈潇眉头微微皱起:“颍川钟氏已经没落,穷可能是真的穷,不然,钟繇不至于混成了一个闲职的郎官,十几年都没再进一步,但士族的名声还在……”

    “他如何愿意,给我这个花钱买来的幽州牧效力?”

    庭叔闻言,微微一笑。

    “公子有所不知,那钟繇的处境确实很狼狈,因为多年没有升官,俸禄又不够养家,有时候甚至还要靠卖字换钱,竟然连妻子都瞧不起他……”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看到我们带去的那么多钱,他夫人的眼珠子当场就瞪大了,主动帮我们劝说起来……”

    成为文士之后,陈潇的记忆力爆表。

    前世在网上看过的所有东西,如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他知道,钟繇的原配夫人确实不怎么样。

    后来还被钟繇给休了。

    但这,显然不足以动摇钟繇的意志。

    果不其然,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