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和阀阅的亏。
因此只能在九品官人法中位居六品——就这,还是沾了三等士族的光。
若非士族加成,顶天了也就七品!
道德,看的便是学子在当地的声望如何,是否是众人交口称赞、有口皆碑——
这一项流传到现在,主要看的也都是这位学子交友是否广泛。
结交的士子友人多了,他们便会帮你扬名。
这也是为何东晋士子都喜欢聚会雅集的原因。
第三点学识。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儒家经典,君子六艺,琴棋书画这是基础。
只有这些掌握了,才能进入九品之列。
但若是想定为高品,必须要学玄!
东晋时期,儒学是基础,掌握一两门儒家经典,才算是文人。
但能够将玄掌握,才由成为名士的资格。
儒,便是孔孟之学。
而玄,则是老庄之道。
所谓谈玄论道,说的便是老庄学说。
若是不通老庄,名士们雅集谈玄之时,你一言不发,这成何体统?
脑海中回忆着这些,梁山伯仔细思索着。
家世这一项,对于梁家而言,有些吃亏。
但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梁山伯在校时研究历史和古汉语,了解过东晋许多世家积累家世的办法——
许多世家大族并非历代都很显赫,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邀请清贵名士为他们家族写传。
记录家族祖上的为官治证之道,或者记录一些雅事,著书立说,广为流传。
久而久之,流传的广了,家世也就提升上来了。
这一点,最为经典便是王子猷(you)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故事。
梁家自然没有这样的清闲雅事。
即便有,或许也没记载下来。
但梁山伯来自后世,听说、见过不少雅事,完全可以编造出来。
然后安放到他父亲或者祖上。
等将这些事迹广为流传出去,家世清誉自然也就有了。
至于道德,等过些时日,他参加一场中秋雅集,想来也能得到一些名声。
最后,则是最为重要的学识!
……
……
ps:新书发布,数据很重要,希望各位读者老爷们可以多多支持,感激不尽,秋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