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形的蜡烛大吊灯悬在穹顶中央,暖黄的光透过融化的蜡油纹路洒下来。
近半个小时的情报探查终于告一段落,赵青率先在祈祷堂中央的橡木长桌旁坐下,开口打破了静谧:“先把搜集到的信息捋一遍。”
她将一张手绘的马斯顿城区地图摊平,伸指点在地图中央的红色标记处:“首先是这座城市本身,从档案室找到的沿革来看,马斯顿跟我们那边的‘马其顿’丝毫不相干。”
“它有着世袭的马斯顿公爵,于一百多年前西方世界的大变革中独立建国,可整个公国就只有这一座同名城市,相当弱小。”
“具体的位置,等若于高加索山西端的索契。”她补充着道:“早在旧罗马帝国的时代,马斯顿就以温泉出名,那时候这座城市还是拜占庭的领地,城里如今还留着皇帝当年的温泉行宫,生活节奏悠闲惬意……”
“大约五十年前,前任公爵发现自己拥有的这座城市恰恰位于东西方之间,是四面八方交通往来的要道,便果断地宣布马斯顿脱离以教皇国为轴心的西方国家联盟,成为中立的商业国,不依附任何一方势力。”
“此后,掌握了时代机遇的马斯顿,迎来了迅速的发展,被誉为商业之都和学术之都,街头随处可见白色的校园、郁金香摇曳的梯田,还有贩卖东方茶叶和瓷器的黑市商铺。”
“几十所高等学府,数万学员,绝大部分是非富即贵的子弟。我们所在的这家王立机械学院,前缀‘王立’源于其建立者是旧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尼禄,算是这里的顶尖学府之一。”
“它们的图书馆和档案室,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涵盖机械学、工程学、新兴的炼金学、占据主导地位的弥赛亚圣教神学,以及……试图客观记录却难免带有倾向性的近代历史。”
星之玛利亚将一本厚重得需要双手才能托起的典籍小心地放在桌上。
书籍的封面是深黑色的硬皮,边缘镶嵌着氧化发暗的纯银纹饰,中央用金线绣着一个复杂的、类似十字架与齿轮结合的符号。
“这是一卷《圣约》的抄本,弥赛亚圣教的至高经典。翻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个世界的宗教体系,跟我们认知中的迥异。”
她翻开书页,划过那些用古拉丁文和华丽花体字写就的经文:“教廷宣称,世间存在着独一无二的神,世界和人类都是神的造物。”
“但是,”她强调道,“圣典中只为这位‘唯一的神’赋予了模糊的尊名与位格,并未为之大肆宣传具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整本《圣约》里,从未出现过‘耶稣’这个形象,也没有所谓的‘道成肉身’、‘受难与复活’的记载。”
“它套了半个基督教的外壳,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源头,毕竟是个异世界。”
“没了耶稣或类似的‘圣子’角色,自然,这里通用的‘星历’,跟历史上任何人的诞辰均无关联。”
施夷光接口道:“根据记载,‘星历’纪年的开端,指的是神派遣天使最后一次降临尘寰,与先民订立《星罗古约》之日。”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时间刻度,是以宗教传说中的‘神圣事件’为基准的。”
“小施”背靠拼花玻璃窗坐着,手里拿着一卷《伊罗伯战史与圣教源流》:“迦南人,世界上最古老的航海家,因用星辰标记航道,便将他们所知的这片广袤大陆称为‘星罗古陆’,并计算出它的面积为7亿5000万公顷。”
“这里所用的公顷、米、分秒,和我们那里全然相同,都是一样的单位标准。”
“伊罗伯,西方世界的名字,在迦南人的语言里是‘日落之地’,对应的东方叫‘阿苏’,也就是‘日出之地’,两边以高加索山脉为界。”
“东方的人们迎接日出的时候,西方还沉睡在浓如墨的黑夜里,它是那么地宏大美丽,还有很多地方是人类从未抵达的。”
“在迦南人的世界观中,太阳从阿苏再往东的大海中升起,经过辽阔的星罗大陆,坠落在伊罗伯西边的海里,通过幽深的海底隧道返回东方,周而复始,是个完美的循环……”
“7亿5千万公顷?只是750万平方千米?”夏弥靠在根雕花立柱旁,闻言微讶:“比全盛的罗马帝国大不了多少,远不能跟整个亚非欧相比……它是怎么缩小的?少了哪里?”
“迦南人的数据未必准确,”小施淡淡回道:“另外,我注意到东方虽然是以华夏人为主体族群,但其实是取代了波斯的版图。”
夏弥眨了眨眼:“有点意思,拼好洲么?”
“伊罗伯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从有人类开始,战争就从未停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施继续讲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