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狩猎在1986 > 176给鸡蛋,张忠河,小鱼

176给鸡蛋,张忠河,小鱼(2/3)

碳火底下很快就会烤熟的。

    “现在屯子里边儿的人不确定养鸡合作社能赚多少钱,一旦明白养鸡合作社能赚不少钱,到时候绝对会出问题的!明白吗?”

    “啊?那好吧。”

    在官方的眼里,养鸡合作社就是全体王家屯村民的,王远只是合作社的经理全权负责处理合作社的各种事情。

    至于股权全归他,一年给屯子里边一千块钱算是私下约定,国家承不承认私下约定,那可真的说不好。

    这个年代的法律体系远没有后世健全,很多部法律还没有完善呢,一旦闹起来后果很难预料。

    “不过养鸡合作社的毕竟算是咱们屯子的,倒是可以适当的给乡亲们来点儿实惠的。

    这样吧待会儿我带着卫国叔去给乡亲们送鸡蛋,一家免费给5斤鸡蛋,再有就是给每个50岁以上的老人20块钱,5斤猪肉。”

    “这个好,咱家赚了钱也算是回报乡亲们了。”李艳很开心,自家的钱越来越多她总感觉心里边儿越来越不踏实。

    给乡亲们一些好处,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等一会儿把两块红薯烤熟,王远吃红薯瓤狗子吃红薯皮,最后半颗红薯留给李艳之后,王远便穿上棉袄去找卫国叔了。

    卫国叔听了王远的想法之后也挺高兴,只是觉得给的有点太多了,一家给个2~3斤鸡蛋意思意思就行了。

    “没事儿,既然给那咱就实咾儿的给,套上牛车咱们去公社买肉。”

    “好嘞,孩他娘你好好看着养鸡场啊俺们去去就回来。”

    虽然公社已经改成了乡,但根深蒂固的记忆影响下还是会经常说公社。

    两人坐着牛车去了乡里,买完肉回来后又把鸡蛋都数出来,幸亏卫国叔两口子对屯子里边儿各家各户都非常了解帮了王远很大的忙。

    挨家挨户送东西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很开心,都极力挽留王远他们抽袋烟,喝杯水再走,他们离开的时候还把他们送到门口。

    在每家每户都没有多做停留,很快两人就赶着牛车来到了屯子西北角的几户人家外边儿。

    “卫国叔,你说屯子里边儿的人会念咱们个好不?”

    “肯定会念好啊,得了咱们的东西连个好都不说那不是白眼狼嘛!要是让我知道了谁是白眼狼我非得骂死他!”

    “哈哈哈~卫国叔你的脾气是越来越暴躁了啊,走吧雪这一化是真的冷啊,送完最后几家咱们赶紧回去。”

    两人提着东西先给棍儿叔送去了,两口子正干架呢,地上还有摔碎的饭碗。

    看到王远和卫国叔来了,吊着个脸的棍儿叔两口子连忙掩饰起来,装作没事儿发生的样子招呼着他们。

    “小远来了?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多来这边儿串串门儿啊,我还藏了一瓶好酒呢想找你一起喝,结果一直没有机会啊。”

    瞬间其他人都大笑起来,沉闷压抑的气氛被冲澹了不少。

    棍儿叔媳妇的脸上还有着泪痕,现在也笑了起来,掩饰般的用高粱穗子刨的笤帚把碎碗片儿扫出去。

    “啥好酒啊,来我看看……哦是汾酒啊,关内来的?”

    “是啊,我侄子上回来看我带来的。”

    往上数一数,几乎王家屯儿的所有人都来自关内,来源主要就是鲁,冀,晋,豫等几个省份。

    来的早的,建国前就已经来了;来的晚的,最近一二年才刚过来。

    如果放眼整个黑省的话,人口来源就更复杂了,连两广那边儿的人口都有。

    唠了几句嗑,可能连一根烟的功夫都不到王远和卫国叔就离开了,当然带来的鸡蛋留下了。

    棍儿叔本来死活不要的,知道全屯子的人都有之后才笑呵呵的收下了鸡蛋。

    从棍儿叔家出来,王远两人便来到了棍儿叔西边的邻居家门口。

    “卫国叔,这户人家是谁家来着?”

    “张忠山家,他家是这一两年才从关内搬过来的,他是张忠河的大哥。”

    张忠河是月婶儿的老公,王远对张忠河比较熟悉因为经常去他家串门儿。

    突然。

    门口被打开,一个粉凋玉琢的小丫头从屋内探出头来,看到王远两人之后吓了一跳立马就想把脑袋缩回去。

    王远认识这个小丫头,立马笑着道:“小鱼你躲啥啊?不认我了?我是王小蝶的二哥。”

    小姑娘非常的腼腆,她叫张小鱼是小丫头的同桌,还去王远老妈那院儿玩过的。

    “哦哦,妈,咱家来人了。”

    张忠山两口子迎了出来,作为最近一两年才搬过来的外来户,加上男人性格比较木讷沉闷,所以他家在屯子里的存在感很低。

    平时难得的有人来串门,两口子非常热情的招待了王远两人,当得知王远是来免费送鸡蛋的,张忠山两口子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儿?

    王远解释了一番,全屯子的人都有的,养鸡合作社赚了一点钱也是让大家都受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