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抬眼看他,语气低沉地开口.
“有是有.”
“只是不知道你家里的长辈能不能办到.”
“不过,事到如今,只好试试了.”
“请你家里的长辈上奏章,让陛下在朝会上讲一讲匈奴兵力的优劣,要尽量客观,切勿贬低匈奴的战力.”
“因为,陛下讲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将军们临阵对敌时排兵布阵的决策依据,将军们相信陛下,自然相信陛下说的话.”
“这是君王的威信.”
“我写一份讲稿,请你家中的长辈写在奏章里交给陛下.”
“至于怎么说服陛下用这份讲稿,就是你家里长辈的事了.”
说白了,就是开战前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是敌军匈奴的详细资料.
这些年匈奴骑兵多次扰边,朝廷又多次派使者送宗室女,公主到匈奴和亲,很多人自以为对匈奴相当了解,事实上,他们了解的只是匈奴的表像.
这个表像,由太祖刘邦留传至今,说代代相传也不为过,每多一次接触,就加深一分%这个表像.
即,匈奴不可战胜.
而刘彻化身讲师,培训的却是经过后代总结出来的,真正的匈奴实力.
人都有时代局限性,大汉朝君臣也不例外,刘彻培训的内容只能由李轩这个来自现代,自带“上帝视角”
的穿越者提供.
刘彻大喜,脱口而出.
“还可以这样”
“太好了.”
“阿轩,你快写.”
他命儒生们编书,只给指导意见,也就是上次李轩提的那三点:,然后由儒生们自由发挥,只要能增加已方军民的信心便可以.
现在李轩竟然肯动笔,真是再好没有了.
李轩想了想开口.
“我得整理一下,既不能失去真实客观,又不能有所遗漏.”
“只要有一点不够真实,便会害死很多人,要是遗漏什么,又有可能失去取胜的机会.”
“你后天下午来取吧.”
李轩越这样说,刘彻越相信他写出来的内容必定极为真实,为不耽误李轩写讲稿,刘彻马上告辞.
李轩命石头送他出府,自己则去书房
早朝,群臣为和亲还是出兵吵得不可开交,吵到天快黑,宫门快关闭,刘彻不得不宣布散朝.
四更,也就是凌晨三点吃的早饭,中午饭没吃,散朝时,刘彻快晕饿了,走出前殿便命传膳,走路更是衣袂带风,飞一般赶去宣室殿.
阿娇在宣室殿,几案上摆满饭菜.
“阿彘,快吃.”
还用她说刘彻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就跟饿虎似的,扑然后狼吞虎咽起来.
阿娇无限爱怜地看他,待他扫个盘子,轻声问.
“吃饱了”
刘彻点头.
“饱了.”
吃饱饭真好,脑子清明,浑身的力气又回来了,刘彻无声感概,命孙同山沏茶,然后问阿娇.
“你怎么来了”
阿娇不高兴了,白了他一眼,嘟着嘴,好半天才开口.
“你知道祖母闹腾一天吗”
“要不是娘和叔父在那儿,我们就得举行国丧啦.”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刘彻瞪眼问她.
“你是说,祖母寻死”
“好好儿的,她为什么要寻死”
“这是谁挑唆的,让朕查出来,非”
阿娇打断他,抢白道:“哪里有谁挑唆呀,她说你盼她死,她不碍你的眼,不如死了干净.”
“你是不知道啊,今天东宫哭声震天,哎,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啧啧啧!”
朕一直以为祖母是女中豪杰,没想到也会学普通妇人,来一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刘彻腹诽,哪里不明白窦太后用“孝”
压他.
只要他不改口,老太太还会接着闹下去.
难道为了所谓的“孝”
,再赔上一个宗室女不!绝不!刘彻很快下定决心,决不姑息纵容祖母的无理取闹.
“孙同山,你再调拨些人手去东宫,务必看紧太皇太后,寝殿里所有钝器都收起来,千万别让太皇太后摸到.”
阿娇怔住了,确认似的问他.
“你不去劝她”
“她摸到柱子,墙,直直撞了上去,有一次拉得稍慢,额头撞破一块皮.”
“万一”
刘彻摇头.
“朕去了,她只会闹得更凶,朕不去,她闹累了自然就歇了.”
“你让姑母在东宫陪她吧.”
“要是姑母不肯,朕立即杀了董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