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卫青的“身世”
后,李轩对卫青在刘彻面前唯唯诺诺没有半点疑心,小卫说十岁后才吃饱饭,恐怕十岁那年遇到小刘吧遇到小刘,有小刘照拂,他在家里的地位才得到提升,不仅能吃饱饭,还能读书练武习骑射.
这种情况下,小卫看小刘眼色行事,很正常,不足为怪.
点心和水果蛋糕吃完,茶换了两次,天色也不早了,刘彻有些不想回去,却不得不起身告辞.
“多谢阿轩,我还得赶回去把你刚才说的计策告诉家里长辈呢.”
你倒:悠闲,在这里消磨大半天时间,恐怕你家里长辈快急疯了吧,李轩无声自语,他不相信他们第二次来,没有奉长辈之命.
不就是操作过程中遇到麻烦,没办法解决,赶来向他请教吗看来,小刘家里的长辈很相信他啊.
本着看破不说破的原则,李轩只是微笑开口.
“我就不留你了,下次我们到昆明湖边烧烤,喝个痛快.”
想到那天夜里三人3边喝酒边吃烧烤的情景,从不曾体会过,发自内心的畅快再次浮现在刘彻脑海里,这样的快乐,对刘彻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他笑得见眼不见缝.
“好,下次我们在这里住一晚.”
要是换作以前,李轩多少会奇怪他没有征求卫青的意见擅自作主,现在却明了.
卫青也一脸向往,连连点头.
送他们出主屋,刘彻一个劲地劝.
“从四合院到府门口要走两刻钟呢,熟人不拘生礼,快别送了.”
两人尽兴而归,不送也没什么,在刘彻提了几次后,李轩停步,命石头代他送两人出去.
陛下亲自上门,还没能得到送出府的待遇,这还是陛下主动要求的卫青心里无限感概,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刘彻在未央宫门口遇到好几拨来劝谏的大臣,这些人一见他便迎上来,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刘彻扫了一眼,有些意外,其中一半居然是儒生.
“你们要说什么,朕知道.”
“都回去吧.”
大臣们一怔,第二次劝谏的汲黯已上前一步,朗声开口.
“陛下”
刚说两个字,便被刘彻打断.
“你怎么在这里”
“朕不是让人赶出去吗”
“哦,你一直没走,就在这里等朕哪”
“来人,送汲黯回府.”
准备好一肚子话要劝臣们一脸愕然,汲大人什么都没说呀,陛下怎么一点情面都不讲赵绾是这些人中最先来的,一脸恍然地想,难怪我来的时候,汲黯已经在这里了.
汲黯确实没有走,他就在离宫门不远的地方冥思苦想,想得入神,没有发现刘彻和卫青换锦衣出宫,等到想好重新劝谏的说辞,到宫门口求见时,羽林郎告知他,陛下不在宫中.
于是他一直在:宫门口等,等来一个个求见皇帝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的同僚.
不过,他为人正直,和有些人政见也不同,没有联合他们一起劝谏.
没想到刘彻一见他便不爽,对他要说什么半点兴趣也无,马上让人押他回府.
汲黯反应过来时,已被两个卫林郎架往马廊,大臣们到未央宫觐见时,马或马车就停在那儿.
“陛下,臣有话要说.”
“臣以为,万万不能行此令啊,此令一行,天下人必然认为陛下六亲不认,于陛下名声大大有损”
随着汲黯被架走,离宫门越来越远,他的声音也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
大臣们沉默了,这就是陛下要实施推恩令的态度吗他们还有劝谏的必要吗难道要弄得像汲黯一样,颜面全无,灰头土脸地被赶回去吗沉默中,一个略微苍老的声音响起,他声音不高,此时却有些刺耳.
赵绾行礼开口.
“陛下,景皇帝以贾谊在《治安策》中提的推恩令太过狠毒,有伤兄弟情谊而弃之不用,如今陛下重提此事,恕臣斗胆,未免不合时宜.”
你竟然说陛下不合时宜,你以为你是李轩吗,说什么陛下都一笑了之卫青摇了摇头,一脸怜悯地看了赵倌儿一眼,老头要完了.
果然,刘彻一听就爆了,见到这些人,他的好心情就没了,硬赶走一个,又冒出一个,真当他好欺负吗.
刘彻单手叉腰,脸阴沉得厉害,右手直指到赵绾脸上去.
“朕不合时宜,做不了皇帝,让你来做怎么样”
大臣们大惊,皇帝怎么这样说话皇帝这是怀疑我要篡位啊,赵绾吓得魂不附体,“咚”
的一声趴地上,以额触地,浑身抖个不停.
“臣罪该万死,求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