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小卫,快坐.”
跑没多远的墨子听到这句话,一个趔趄,差点没摔倒,敢叫当今天子小刘的,普天之下,肯定只有李轩,再没第二人,没人有这个胆子啊.
难怪他再三邀请,李轩就是不肯进墨家,成为墨子,不知李轩什么来历背影,总之小小的墨家掌舵人入不他了的法眼不足为怪.
难怪皇后常亲临李府.
难怪他在皇后面前不卑不亢,连皇帝都是“小刘”
,皇后算什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讨好他,抱紧他的大腿才行.
怎么讨好他呢墨子越走越慢,最后干脆在一堆砖石上坐了下来,李轩不好色,不贪财,不大好办哪.
他冥思苦想半晌,猛地一拍大腿,刚才李轩不是让他尽快把李府建成吗,早点把李府建成,把弟子工匠撤走,还李轩一个耳根清静就是讨好了.
就这么办.
墨子拿定主意,即刻命几个亲传弟子再去招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工匠,都要.
又亲自调配人手,尽量提高效率,不让一处地方有空档期,一个地方完工,下一拨人马上接上.
主屋厅里,小泥炉烧起来,水还未沸,三人3相对而坐,刘彻正发牢骚呢.
“朝中那些老头子,食古不化,自私自利,没有原则”
陛下啊,他们反对你,你也不用把所有贬义词都用在他们身上吧,卫青瀑布汗,努力低头,尽量不让刘彻看到他想笑又不敢笑的脸.
李轩默默听着,待刘彻词穷停下来,才问.
“你的长辈同意建议陛下用推恩令,但不知为什么,消息提前走漏,于是朝中大人们便针对你的长辈”
“要这样,岂不是我害了你的长辈”
刘彻当然不能说卫绾,汲黯劝谏的事,只是摇头否认.
“不是这样.”
“你没害我的长辈.”
“是,我的长辈请几位知交好友商量一起上奏章,没想到他们极力反对.”
“不仅如此,还把消息传开,他们的同僚也反对.”
“可把我气死了.”
刘彻很有急智,来个脑筋急转弯,编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陛下,你太会编了吧,卫青除了目瞪口呆,,实在不能再有…别的表情了.
原来是这样,李轩沉吟一息开口.
“那你的长辈还决定上奏章向陛下献策吗”
“他有没有…责备你”
对李轩来说,只要小刘没有到责备责罚就没事,毕竟他府上的长辈,李轩一个不认识,哪里谈得上交情,自然只关心好.
刘彻见李轩一脸关切,有些惭愧地低下头.
“那倒没有.”
“长辈没有责备我,对同僚们的举止非常气愤.”
“当然要上书啊,推恩令必须实行,只要坚持实行下去,肯定于国有大功.”
实行推恩令后,藩王们的封地越分越少,影响越来越小,最终郡县制取替分封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想到这么重要的事由自己提出来,而且小刘并没因为这件事而受到责备,李轩心情莫名地好.
李轩笑容满面地问.
“你打算怎么做”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或者说,你要怎么说服朝中那些大人”
武帝一朝,人才辈出,每一个都很不好惹,不知道你想逆势而上,还是仗着有个疼你的长辈,当甩手掌柜,让他去面对那些老头子李轩想听听小刘怎么说.
刘彻早就想好说辞,加上当着李轩的面,把臣子们臭骂一顿,他相信李轩不会说出去,至于卫青却是不敢,这会儿,他心情好很多,总算有一点笑容.
他起身,朝李轩行了一礼又重新坐下:.
震惊.
卫青震惊了,谁当得起皇帝一礼,偏偏李轩还端坐着受了这一礼.
李轩实实在在受了刘彻的礼,然后平静地问.
“你要我做什么”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一介贵公子,突然行礼,肯定没好事.
李轩打算,能帮就帮,不能帮直接说不能帮,可别为了面子冒充冤大头,最后误人害已.
刘彻问上了.
“如果你是陛下,遇到群臣反对,会怎么做”
话音刚落,卫青随即转头去看他,然后才意识到大不敬,马上低下头,可心里还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假设自己是皇帝是欺君大罪,只要有人告官,便会被抄家灭族.
可这句话又是皇帝亲口说的,也就是说,皇帝特准李轩假设自己是皇帝.
这事,光想想就觉得别扭啊.
卫青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