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我家娘子太旺夫了 > 第四十七章 殿试放榜

第四十七章 殿试放榜(1/2)

    第四十七章殿试放榜

    长安城内。

    再次掀起了投票的狂潮。

    按照上次楚文设置的十个地点,这次的投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专业的投票。

    也就是,专门由那些将领投票,这些毕竟是带兵打仗过的,而且是久经战阵,对于名将榜的排行更有发言权。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由普通百姓投票。

    毕竟将军们的投票,很有可能有些不客观,而群众的眼睛,在某些时候是雪亮的。

    因此,一个专业的评审加上一个群众的评判。

    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随着名将榜的推行,楚文的这个方法,也在朝堂之内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此刻,太极殿上。

    “楚文这法子真是太妙了,居然采取了两种方式结合的办法,也算是能够为大唐的将领们,排一个非常合理的名次了。”

    “没错,我一看了一下,这些排名,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公正的。”

    “此言甚是,我们这些带兵打仗的,也觉得这个排名特别有说服力,往日里若是有人私底下搞出一个排名,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很多老将纷纷不满。可是这一次,大家都没有满腹牢骚,反而称赞不已,这才是楚郡马的厉害之处啊。”

    “说实话,经历过从科举取士的,再到吐蕃求和的事情,我已经对楚郡马特别佩服了,就没有他不懂的,而且还不是小懂,是非常精通,对于常人来说,随便精通一门,就已经出类拔萃了,可是楚公子竟是样样精通啊。”

    此言一出,大家都纷纷赞同。

    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大家也算是见证了楚杰的强大之处。

    可以说,目前整个长安城的人,对其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的状态。

    关键是,楚文根本不甘心吃剩饭,躺在国王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反而每次都在大家意想不到的时候,推出特别有创意,颠覆大家认知的东西。

    就比如这才子榜和名将榜,就特别眼光独到。

    自古以来,士子的数量和将领的数量,都是非常可怕的,而让这两个群体都参与到两个榜单的排名中,自然会引起渔轮狂潮。

    不得不说,这两个角度选得相当刁钻。

    这时,有人道:“方才这位大人说起科举取士,我倒是想起来,现在会试已经结束,很快就是殿试了,到时候,又将会为大唐选拔一批非常了不得的人才啊。”

    “得益于楚郡马的提议,这回的会试,我作为主考官,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高水平。往日里小规模的考试,最后选拔的人才,跟这一轮的选拔,完全就没法比。”

    “没错,前几日,我看过排名靠前士子的诗作和策论,那叫一个新颖深刻,有些观点非常独到,就连我这种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老家伙,都不得不佩服。”

    一时间,朝堂之上,纷纷议论其这次的科举取士来。

    再过半个月,便是正是举行殿试的时候,朝堂上下,也为此忙碌起来。

    而听到大家的议论,李世民不由得捏着胡须点头不已,脸上满是笑容。

    他搞科举取士的目的,本来就是多多地选拔人才,然后让这些人才为己所用。

    否则,每次一有空缺,都被高门大族的子弟全部垄断了,那这大唐也就跟前朝差不多了。

    他想开万世基业,而这人才队伍必须建立起来,尤其是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才。

    而楚文的提议,则是最大限度地发掘了人才。就连很多穷乡僻野的隐士,也都纷纷出来。

    因此,这次的选拔,那是真的出现了不少惊采绝艳之辈。

    “朕也是关注了一下这次的科举,可谓是异彩纷呈啊,无数能人俊杰都齐聚长安,真是让朕欢欣鼓舞。”

    “郡王,你是礼部尚书,所谓举贤不避亲,这封赏也可以不避亲。你琢磨一下,拿出个赏赐的单子来朕看看,为了表彰你家女婿对大唐科举取士的功劳,朕决定再赏他一些东西。”

    李道宗满脸笑容,赶紧恭声道:“老臣下去之后,立即草拟一份名单。”

    自家女婿再次被封赏,他这个老丈人,自然也是替楚文高兴。

    大家都羡慕不已地看着李道宗。

    人家的女婿,怎么就那么出色呢,真是让人好生嫉妒啊。

    随后,李世民道:“今日的朝会,就此结束,各位爱卿各司其职,一定要让大唐的第一次殿试顺利完成。”

    群臣轰然答应。

    而与此同时,殿试的时间出来之后,长安城的士子们,也都翘首以待。

    毕竟,大家对于最后谁能获得状元的封号,都非常的关心。

    而楚文推出的专刊,也专门讨论了谁的获胜几率最大的问题,甚至转么设了一个树洞版块,也就是让士子们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发表在树洞里。

    随着殿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家的心,也是被悬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