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燃回首已三生 > 第144章 糟老头子不按剧本走

第144章 糟老头子不按剧本走(3/4)

吧?”

    萧亚军闻言,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您这个大姐啊,我也不给你兜圈子了,你这徒弟我看上了。”

    “你说看上了,就来抢?天下可能没这本书卖吧?”曾慧娴没好气的说道。

    萧亚军不以为忤,摆了摆手,“曾大姐,你误会了,我呢,确实见猎心喜。但也不会做抢别人徒弟的事。

    不过,我有个提议,你不妨考虑考虑?”

    曾慧娴愣了一下,脸上似笑非笑的问道,“哦?什么提议?说来听听。”

    萧亚军快速的说道。“吴楚之由我们俩共同培养,双博士学位,蜀大的经济学,燕大的管理学,我这边函授、集中授课、电话授课都行,你看怎么样?”

    曾慧娴沉吟了片刻,疑惑的望着萧亚军,“老萧,你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我怎么有点听不懂啊。”

    难不成天上有掉馅儿饼的事?

    双博士学位、三博士学位,甚至个博士学位的事情,在这世界上都有过。

    但那是国外。

    国内,双博士学位非常的少见。

    因为国内的学位机制与国外完全不同。

    国内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的是申请考核制。

    符合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要先申请,拿着推荐信找博士生导师,导师评估认可后,愿意接受你,你才取得了考博的资格。

    别高兴得太早了,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这个考试是招生单位自主考试,不是全国统考,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所以,入学要过两关一导师关,有博导愿意带你;二考试关,你还要考上。

    有人能解决考试关,却解决不了导师关,有人能解决导师关,却没法解决考试关,都只好望博兴叹了!

    而且单单一个申请时间,就可以让人放弃双博士这个念头。

    国内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月;考试时间次年月,面试时间-月。

    而国外的申请时间则没有固定的说法,随走随读。

    所以在国外,你可以海撒网,一次性申请个学校都没问题,只要你能拿到offer。

    但在国内,不好意思,没有导师的同意,你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众所周知,在国内,研究生,无论硕博,都是导师的马仔,来就是干活的。

    博士生的任务就是让导师变成杰青、博导、院士,虽然话难听但是有道理。

    所以,导师一看你是想双博士,不好意思,出门左转,下一位。

    在曾慧娴看来,即使萧亚军再看重吴楚之,也是觊觎吴楚之的论文实力。

    这一点,也是当时答辩时其他教授所看重的。

    因为吴楚之的理论足够的创新,而且更难得的是,他的理论与华国国情的契合。

    吴楚之还不知道,斯文森也忽视了一点,在华国甚至世界,他吴楚之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化管理的人。

    林一夫等人甚至从吴楚之的理论中,看到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这样一个新理论学派的诞生苗头。

    谁不希望自己手下有个刷核心期刊跟玩似的徒弟?

    或者退一步说,萧亚军层次高,格局大,看重的是吴楚之能给他们燕大带来的声誉。

    但是双博士学位,能给燕大带来什么?

    二分之一的荣耀?

    恐怕都不尽然。

    燕大给出来的是管理学博士学位,和经济学有什么关联?

    也就是说吴楚之在经济学上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和萧亚军或者燕大没有任何关系。

    曾慧娴完全搞不懂萧亚军图的是啥。

    好人好事吗?

    萧亚军似笑非笑看了吴楚之一眼,而后又扭头看了一眼俏立一旁的叶小米。

    曾慧娴以为他是有什么机密话要说,需要避开叶小米,不悦的开口说道,“我的徒弟都是我的子女,不需要避讳什么。”

    萧亚军好笑的摇摇头,带着一点赧然的说道,“曾大姐,实话实说,我和这孩子女朋友的爷爷有很深的渊源……”

    曾慧娴懂了。

    是秦莞爷爷的人脉。

    这哪是来抢徒弟的?

    这显然是来给吴楚之抬轿子的。

    给出的燕大管理学博士学位,其实一个圈子的通行证。

    在曾慧娴门下,吴楚之可以在学界获得一个良好的起点。

    而萧亚军则是可以带着吴楚之,在商界里面混。

    很简单,燕大的商业校友圈,也是华国最顶级的存在。

    而且,虽然燕大和华清誓不两立,但是两个学校的商业校友圈是互认的。

    在他们的眼里,其他学校的,只能往后靠靠。

    曾慧娴苦笑了一下,连萧亚军这样的人物都可以来搭桥……

    秦家竟然还有这样的人脉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