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容修 > 第696章 晋江文学城

第696章 晋江文学城(6/7)

 大概看出了容修的猜测,顾劲臣摇了下头,容修也没多问。

    李里礼貌地打完了招呼,肥硕的身子不由自主地站直,脸上露出愉快的笑,脸都快笑成菊花了。

    显而易见的尊重与愉悦,很少在放飞自我的狂妄李导脸上看到这种“如见偶像”的欠抽表情。

    那位名叫“莫里森”的导演,则是闻声停下脚步,转头向投去视线。

    他穿着西装,头发有点自然卷,年纪看上去要比李里大不少。

    莫里森导演打量了下李里。

    那张脸给人一种天然的温和感,似乎没想到有人会认出他,莫里森露出一丝夸张的意外表情,但还是面带笑容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能在这再次遇见您。”李里搓了下手,能看出明显的紧张,以及那种尊敬与孺慕之情。

    然而,李里刚要再继续什么,莫里森突然开口打断了他。

    莫里森微笑着说“我们认识么?抱歉,我那边还有朋友。”

    说着,不等李里再说,就从座位上起身,往稍后排的方向走去。

    李里呆立在原地“……”

    容修“???”

    团队所有人都有点尴尬,顾劲臣连忙站起身,揽住李里的肩膀,安抚地小声说什么。

    而李里却是难得地控制住了情绪,苦笑着坐下来,也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想想,连容修这种不善交际的,都能看出来,对方真的没有认出李里吗?

    要知道,东方知名导演,活跃在威尼斯的,寥寥无几。

    另外,如果对方真的没认出来,为什么不等李导自我介绍?而且他已经选好位子落座,反而迫不及待地换另外一个位置?

    顾劲臣坐回到容修身边之后,小声地给他讲了讲情况。

    事实上,李里在获得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的那一年,就和莫里森导演有过几面之缘。

    不仅是同行点头之交。

    那一年,在开幕式之后,李导慕名去拜访了莫里森导演,诚挚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李里在读大学时,就已经是莫里森导演的粉丝了。

    他是把莫里森当成老师来看待的。

    而莫里森在当年的入围提名中,也是呼声最高的那位。

    于是,看到这位东方导演对自己的崇拜,莫里森愉悦地回应了李里,还邀请李里参加了他们团队晚宴。

    在李导看来,两人已经是朋友关系了。

    然而,等到闭幕式的时候——

    在颁奖典礼上,揭晓“最佳导演”银狮奖的获得者。

    是李里……

    那是李里团队的第一个国际奖项。

    颁奖典礼结束后,李里兴奋地想与莫里森分享心情,莫里森以繁忙为由拒绝接见,隔天就携团队离开了意大利。

    李导回国之后,也试图联络过莫里森导演,但对方留下的联系方式是助手的,根本不帮他转达;推特私下联系,莫里森也没有回应过。

    后来,李里再也没有见到过莫里森。

    在每一年的国际电影节上,他们都没有碰过面。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里早已从满头雾水,不知自己哪里得罪了对方,变成了冷静对待此事。

    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自我安慰,他已经不是毛头小子,早已千锤百炼,他知道自己身处之境不是象牙塔,而是鲜血淋漓的战场。

    只有自己的团队才是战友。

    威尼斯电影节,被业内人士誉为“奥斯卡的前哨之站”。

    从电影节开幕那一天开始,从学院公关到金钱游戏,竞争的号角就已经吹响。

    李里坐在放映厅里,回想刚才莫里森导演的眼神。

    虽然对方表现出没有认出的模样,但他还是从中看到了点燃的战火,以及不屑、憎恶,还有一丝嘲讽之色。

    莫里森导演的作品,今年再一次和李里一起获得了入围。

    在影片快要放映的时候,顾劲臣小声激励李里,让他打起精神来。

    但李里却没什么战意。

    在他这个年纪,二封最佳导演的殊荣,几乎不可能。

    相对来讲,他更希望,顾劲臣能拿到奖,来个双料影帝。

    李里确实在学生时代时,非常欣赏莫里森的作品,也受过对方镜头语言的不小影响。

    不过,那也仅限于学生时代。

    如今的李里,已经不是抱着书本、照猫画虎、硬啃佳作的年纪了。

    而李里他自己的作品,如今也变成了导演系学生们必须赏析的教材。

    但是,李里仍然很难过。

    ——不得不成为对手。

    听顾劲臣讲完大概情况,容修设身处地换个立场代入思考了一下。

    如果换成是他,不得不与自己的学生成为对手,容修想,他一定会微笑着,送上一句“祝你年少有为”。

    很遗憾,他的那几个二货徒儿,十年八载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