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零三章 第三批留学生....回国!

第七百零三章 第三批留学生....回国!(2/5)



    第一批科学家回国的时间是在50年的8月31日,当时傅鹰、金荫昌、陆光达、叶笃正、鲍文奎、庄逢甘、余国琮等128位留学生乘坐威尔逊号回到了华夏。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有1000位左右的科学家回到国内,当时他们主要是乘坐“克里夫兰号”“戈登号”“威尔逊号”回来的。

    在回来的途中,每艘船上都发生了很多故事。

    而这两批海对面回国的留学生,便是早期华夏归来的全部主力军。

    剩下那些在海对面的科学家有些是因为和对岸有牵连不敢回国,有些是正在读书(比如说大二大三那种)尚未具备报国的能力。

    有些是迟疑观望犹豫不定,还有的则是一点儿回国的想法都没有。

    总而言之。

    无论他们究竟抱着何种想法,在原本历史中他们确实都留在了海对面。

    但是

    如今在徐云的努力下,第三批回国的留学生出现了。

    “当然了,小徐。”

    钱秉穹看徐云沉默不语,便又继续介绍起了名单上的情况:

    “虽然这批留学生的人数不算很多,但质量却要比之前的任何批次都要高不少,各个都是精英。”

    “在这109人中,只有35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普通科研人员,剩下的74人都拥有副教授或者研究员以上的职称。”

    这一次。

    徐云的眼中总算露出了明显的惊讶之色。

    我去

    这么多副教授学者?

    这啥情况?

    众所周知。

    不同于华夏的职称体系,海对面教研领域主要分两大系统。

    一个是终身系统,英文叫做tenure-track positions。

    一个是非终身系统,也就是non-tenure-track positions。

    其中教职人员隶属的是终身系统,称呼是美式**制,也就是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研究员则是非终身系统,简单说就是过几年要签一次合同,如果觉得你实力不行那就不签了。

    具体分成副研究员也叫助理研究员、研究员以及资深研究员。

    换而言之。

    华夏的教授=正研究员=正高,副教授=副研究员=副高。

    而海对面则是教授=资深研究员,副教授=研究员。

    所以钱秉穹话里的副教授和研究员属于同一个档位职称,可以理解成这批回国的人员中有74人是副高及以上水准。

    要知道。

    海对面的教授评级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场内副教授场外资深研究员的大有人在——因为研究员是非终身制。

    更别说华夏人在海对面先天就要被用有色眼镜看待,很多能够成为副教授的华夏人能力上其实丝毫不逊色于白人教授。

    这74位副教授别说华夏了,哪怕对于海对面来说,都属于很难割舍的人才。

    只是令徐云有些费解的是.

    这次为啥会有这么多顶尖人才回国哩?

    那篇论文虽然影响力非凡,但徐云原以为能拉回来五六十人、其中有30%是副教授都算难得了。

    如今在还对的华夏副教授就400多号人,20个回来一个的比例说不定都有点高呢——因为愿意回来的学者基本上都在前两拨回国了。

    徐云这次的目标主要是那些错过了前两批机会也就是此前提到的那些回国潮时正在读大学或者研究生的同胞,这部分人如今能混个助教都很不错了。

    而就在徐云一脸惊诧的时候。

    钱秉穹又继续介绍起了情况:

    “小徐,这74位副教授及以上的学者中,还有很多人都获得过世界级的科研荣誉。”

    “比如说如今世界上最知名的微分几何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另外还有一直和我们关系很密切的李耀滋教授.”

    “对了,老钱,你的堂妹钱方琳和她的丈夫也在回国的名单中呢。”

    听到钱方琳的名字,不久前还给李觉指点了日历的钱五师顿时一怔:

    “哦?方琳也回来了?”

    过去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带队研究项目,所以确实没关心这方面的消息:

    “奇怪了,她怎么会同意回国的?”

    说起钱五师的堂亲表亲,很多人多半都会想到钱学榘——因为钱学榘生了个叫做钱永健的儿子。

    不过鲜少有人知晓。

    钱五师还有一个堂妹,名字叫做钱方琳。

    钱方琳也是在海对面的留学生,不过她并没有像钱五师还有钱学榘那样走空气动力学的路,而是学习的医疗护理。

    更关键的是。

    钱方琳如今在整个钱氏家族中的地位非常特殊。

    早先提及过。

    钱五师是杭城钱氏的族人,属于吴越钱氏的一个分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