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这时候就装在他的背包里,这东西极其珍贵。
研究敦煌学术的人,都应该听说过一部陈垣先生所著的一本著作《敦煌劫余录》,陈寅恪先生在序言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不流落于异国,即密藏于私家。”郁愤之情溢于言表,这里还牵涉到一段历史:
敦煌的石窟、彩塑、壁画、遗书堪称数千年来所遗存的无价瑰宝,然而近代以来被西方“探险家”发现之后,遭受了一场难以挽回的惨痛浩劫,有人以考察的名义进行疯狂地盗窃和掠夺,有人则是直截了当的明偷暗抢,再加上国中蠹贼劫掠和破坏,损毁的已是面目全非。就算如今残留下来的遗迹,也仍然是无价之宝。
到了清代宣统年间,敦煌石窟中尚有残余经卷八千余轴,学部运往京师,但在路上发生了一点变故,有学部官员和若干参与人士截取其中最精美的数百卷,监守自盗瓜分私藏。
其中有一个叫余益瑾的学者,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这一事件,宣称此次将敦煌经卷遗书运往京师收藏是在他的大力建议下促成,并痛斥了截取经卷瓜分的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