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能熬着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能熬着了(1/2)

    “管市长,刚想给你打电话呢,人参节的事,我也是刚听说。”

    许世彦就猜着,管恩学只要听到消息,肯定坐不住。

    刚才他就打算给管恩学打电话呢,没想到还没等他打过去,管恩学倒是先打过来了。

    “世彦啊,你跟我说,眼下这情势,还能不能有啥办法挽救了?”

    管恩学在电话那头,急的就跟无头苍蝇一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好了。

    这种事,第一次遇见,谁都麻爪儿。

    “管市长,这个我真的无能为力。”

    他许世彦就普通人一个,占了点儿重生的便宜罢了,哪有那个本事力挽狂澜?

    更何况,他老早就预警了,是这些人不听啊。

    今天这事儿,表面上看,是王希成工作失误,可本质上,还是属于资本的博弈。

    人参产业的巨大利润,已经被某些财阀看在眼里了,他们肯定不能任由国内人参行业这么蓬勃发展下去。

    镰刀举起来了,势必要收割一波。

    前几年安然无恙,只能说是韭菜还没长好,如今已经到时候了。

    王希成又给创造了这么好的借口,人家还不狠狠地砍一刀?

    “连你都没有办法的话,那就真的是一点儿出路都没了。

    今年,省药材公司和保保健品公司也不再执行保底收购,参农这下可怎么办?

    唉,当初伱几次三番打报告写文章,建议相关部门控制人参过快发展,可惜没人听。

    这下,都损失惨重啊。棒槌不得烂在地里没人要了么?”

    管恩学在电话那头,急的就差哭出来了。

    省药材公司和保健品公司不再执行保底收购,外商又喊着不再下订单,已经下订单的也要撤单。

    这样一来,参农种出来的棒槌,往哪里销售?卖不出去,难道还能全都烂在地里么?

    “管市长,不会没人要的,人参不像君子兰,君子兰是一点儿用处没有,纯观赏。

    人参是珍贵药材,功效在这儿呢,肯定还是有销路,只是很多客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大批量进货了。

    以前外商是储货待销,往后只能是现销现购,库存全都压在了咱人参产地,压在了参农手里。”

    一边,是人参产量持续上涨,大量人参积压在产地。

    另一边,是外商不再大批量进货。

    产地农户和种植加工企业,为了尽快将自己手里的货卖出去,就只能互相压价,最终,便宜了外人。

    就像许世彦跟许世祥说的那话一样,如果这个时候,有大量资本涌入,直接控盘收购人参,说不定能稳定住局势。

    如果能连着几年控盘全额收购人参,国外客商就得急眼,价格就能稳住。

    但这也就是想一想,根本不可能。

    今年全县人参产量,大概得三百多万公斤,以去年的平均价格来算,最低也得两个亿的资金。

    这还只是抚松一个地方,周边栽种人参的县市多着呢,总得算下来产量是多少?

    而且这不是一年,最少也得连续四五年,偏偏明年后年的产量会更高,需要的钱更多。

    目前国内来说,怕是还没有哪个企业,敢一下子砸进去百八十个亿。

    有那个钱,人家干点儿啥不好啊,非得往这里头扔?一个弄不好血本无归。傻子才这么干呢。

    “那参农的日子,还能好过么?”管恩学听了,喃喃说道。

    “不好过又能咋办?日子还不是得熬下去?”

    许世彦叹气,上辈子不就是这样么?

    拼死把命在山上看参挣了点儿钱,全都投到参地里了,结果一下子赔了进去。

    那些年,家里的日子,才是真的煎熬。

    除了栽参种地之外,他跑山薅牛毛广、挖天麻、给人家刨大土、秋天去参地拦棒槌拦栽子。

    遇上好说话的看参人还行,等他们拦完一遍,会放人进去再拦第二遍。

    遇上那不好说话的,咋地就是不让,还会放狗咬人。

    后来还是韩文忠看不过去,又想办法托关系、给许世彦安排了参场,让他再上山去看参。

    好歹不用东奔西走,在山上稳当挣钱。

    许世彦在山上看参,苏安瑛在家也不敢闲着,各处给人家打工。

    夏天地果园子里给人摘地果,一天挣八块钱。

    摘完地果还有薅草,大太阳底下一干就是一天,也是八块钱。

    秋天谁家起货多,就去给人家干活,起参、起栽子、刷水子、摆叉子、挑栽子,但凡能挣钱的活,都去干。

    不干能怎么办呢?谁叫自家没攒下底儿,上有老下有小,这一家子等着吃饭,不干哪行啊?

    到了冬天,苏安瑛和婆婆一起生豆芽,然后去松江河市场卖。

    十冬腊月,露天市场上一站就是一整天,手脚都冻木了,晚上回家来又红又肿、钻心的痒还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