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渤海王暗子,冢中枯骨

第二百四十四章 渤海王暗子,冢中枯骨(2/3)

 即便再蠢,他也知道这不是什么高干军了。

    而是高顺军。

    “列阵迎击!列阵迎击!”杨丑呼喊着下令,自己则勒住缰绳,将马引向另一侧,沿途还不忘拿鞭子抽打逃跑的步卒,“快去迎战,违者斩!”

    区区千余粮草护卫,三千陷阵营将士,在悬殊的战斗能力面前,杨丑军几无悬念的被高顺军一合扫面。

    都不需要调转马头,进行第二次冲锋,高顺干脆的立在城下,望着城门,城门上方钉着一块木板,上面阳刻出“西华”二字。

    “高顺将军,西华县令戴琦,已久侯多时!”戴琦道完,连忙小声催促一旁县尉,“快开城门!”

    高顺再看一眼战场,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哀怨惨叫声连绵不绝,许多人并未死去,还有一些勉强能走,便三三两两的扶住,逃离此地,而逃跑者,早已逃远。

    随着城门徐徐打开,戴琦也出现在城门口。

    “将军请入内!”

    “有劳戴县君!”

    高顺回礼,带着几名部将入城,而陷阵军则在城外清扫起战场来,戴琦心思敏捷,又扯了一把县尉,让他带人出去帮忙。

    两人随后来到县府,当高顺出现在辛评面前时,辛评沉默了。

    与渤海王交战多次,高顺他自然认得,高顺出现在这里,则意味着城外杨丑,已经被解决了。

    着怎么可能!高顺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高干不是拦着他么?

    辛评细思极恐,难道高干也叛了?毕竟陈留高氏,一直在刘擎的领地内。

    “仲治先生,吾王有话相告,若辛氏愿意回头是岸,与袁氏决裂,吾王可既往不咎,从轻发落,若再执迷不悟,与袁氏同罪!”

    与袁氏同罪几个字狠狠的锤在辛评心上,令他一阵胸闷,举族压力压到任务人伸手,都是没那般轻松的,辛评也一样。

    特别在他知道更多真相之后。

    张辽急行军突袭封锁汝阳,高顺越过高干防线,直接攻取粮仓西华县,此举无疑会令高顺张辽两军彻底在汝阳站稳脚跟,一心攻打汝阳。

    虽然后果严重,但是辛评还是嘴硬道:“主公若败,有死而已,不必多言!”

    高顺挥挥手,“带下去押着吧!这些人,主公自会处置,我等要做的,便是抓他去见主公。”

    戴琦挥了挥手,两命县吏将辛评拖走。

    “将军,接下来,下官该如何配合将军?”戴琦问。

    “先凑些马车,将粮食给张辽将军送去,再命人打造云梯,井阑等物,汝阳城坚,若是强行进攻,恐怕伤亡不小。”

    “下官这便去安排!”

    西华小战一场,尘埃落定,高顺立于县堂,东瞅瞅,细看看,回想起高干,不由得思索起来。

    他到底是为了高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呢?还是恪尽职守,打算截断高顺后路呢?

    ……

    “嘭!”

    巨石落下,狠狠砸在一名袁军头上,尖锐而沉重的垒石顿时将袁军脑袋开了瓢,双手一软坠下城去。

    “水开了!水开了!”

    城头上有人喊着,立即有人拿着木桶,舀了满满一桶沸水,顿时从城垛中浇下去。

    一阵白雾自城头飞速掠下,弥散开来,数道尖叫声随即传来,尽管甲胄包身,但裸露在外手、脸等部位,一触开水,便本能的缩回,兵器拿不住了,梯子也扶不住了,仅剩的理性又令他们不敢妄动,除了咆哮,似乎什么都不能做。

    一幕幕类似的情景几乎在整片城头上发生。

    袁术军试探性的在北门发起攻击,负责此次攻势的,乃是李丰。

    试探性进攻,便令袁术军如遭大挫,陆康布置的城防,极为严密,除了弓弩、石块、木头之外,陆康还准备了火油,而且在城头架锅烧水,面对不太猛的攻势,就用简单的沸水击退,毕竟石头木块,是用一块,少一块的。

    烧水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里面有将士污秽、口水、甚至直接朝里面方便。

    烧水还有别的好处,燃烧完全的柴火,在沸水中浸泡一下后丢下城,会产生许多眯眼的眼,阻碍下方袁军呼吸,甚至烧尽留下的灰,也可以对着城下扬了,迷袁军的眼睛。

    为了守城,陆康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敌军的大举攻势还未发起,能拖延,就拖延。

    陆康亲临城头,神色镇定的看着城下袁术军。

    “府君,有个坏消息,袁术已经分兵南下,提前截断我们的退路了,南部诸县尚有守军,但数量不多,恐怕无力阻挡,而且,领队之人,乃是桥蕤。”

    “皖县的桥蕤?”

    “正是!”

    “哼,桥氏之耻!”陆康骂道。

    在这里为官多年,陆康自是清楚,承桥玄的余荫,桥氏在庐江也有几分名气,可惜皖县这一支,太不争气,出了桥蕤这等追随叛逆之徒,连前东郡太守桥瑁都不如。

    “简直是家门不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