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二百三四十章 “运筹帷幄”,驰援庐江

第二百三四十章 “运筹帷幄”,驰援庐江(2/3)

上身姿优美的卞夫人,猝然一阵头疼。

    信都送到寝屋中来了,定然是军事急报,延误不得。

    “夫君,若是有军情要务,还是先以大事为重吧,奴家等你!”卞夫人看曹操似有犹豫,于是开口劝道。

    曹操将信收好,松了松腰带道:“无碍,已命人去通知仲德,没个半时三刻,到不了,不碍事!”

    说着,一把扯掉外袍,“夫人令我好想……”

    两刻钟后……

    曹操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看着程昱。

    “雒阳之信,与广陵之信,竟同时到达,听闻大王乃是沮公与抚养成人,这两人是否也太过默契了些!”

    一个千里之外,一个百里之隔,同时送到,属实离奇。

    程昱道没关注这些细枝末节,脑中尽是如何援助庐江之事。

    因为严格来说,沛国与庐江郡,也不相邻,走最近的道,需要借道九江郡淮水以北的领地,或者借道汝南,只是汝南多山势,没有九江的水道好走。

    好走的道,面临的问题就是敌军会快速拦截,加上九江郡城池多集中在北面,所以驻军也多。

    “主公,从沛国支援庐江,北道途径汝南,多山地险阻,南道沿淮水走,为九江要道,阻碍不会少,而且下蔡县,乃是军防重县,想要顺利通过,只怕不易。”程昱开门见山的介绍进兵路线。

    “有没有可能,分兵前往,若一方受阻,另一方也能及时赶到。”曹操道。

    “或许可行,可由夏侯兄弟率骑兵从九江过,曹家兄弟率步军从汝南过,不过,步军应该率先出发。”

    曹操看着舆图上程昱设想的路线,稍加思索,又问道:“九江太守周昂,会不会参与此事?”

    “主公,袁绍与袁术目下虽然缓和,但两人的矛盾亦无法善了,将庐江拱手让与袁术,乃是因看袁术尚有价值,袁术若得逞,那么二袁交易便成,若是袁术败了,那袁绍道不需要自己动手了,而且可以借袁术的势,极大削弱陆康的兵力,届时袁绍去庐江,易如反掌,故而无论袁术能否得逞,袁绍有百利而无一害,又何须浪费兵马,助其取地呢?”

    “听君一席话,操茅塞顿开,既如此,便从九江快道行军,周昂敢挡,便碾了他!”曹操道,说着,他又扬了扬沮授的信,“沮公与信中说了,他会屯兵九江东面,周昂敢动,他便率军杀入九江,为我策应。”

    程昱一笑,“与渤海王谋,实乃一大幸事!”

    “仲德何出此言?”

    “主公只管照命行军进击,这路和援兵,渤海王已经安排妥当了。”

    “哈哈哈,仲德说的是,渤海王运筹帷幄,虽坐镇雒阳,却知千里之外的一草一木,料敌料我,皆一清二楚!真是不服不行!”

    这种说法,程昱是认可的。

    只有某个在雒阳“欣赏妾身舞姿”的当事人,对庐江之事一无所知。

    信送道曹操与吕布手中了吗?

    袁术开始进攻了吗?

    他们打算怎么驰援?

    什么时候回信呢?

    计划敲定,曹操当即做了决定。

    “传令全军集结,粮草先行,预定十一月进兵!”

    翌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曹操心情大好,伸展伸展腰肢,觉得还是有点酸,便打算去营中活动活动,顺便监督一下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

    然而刚入营寨还未见到人,倒有一快骑突然策马而来。

    “报——”

    “禀将军,梁国都尉吕布率骑兵赶来,已至谯县城外。”

    曹操一听,大喜,“速速开城,等待,我自个去,来人,备马!”

    不多时,谯县大门开启,曹操骑马而出,对吕布拱手道:“奉先别来无恙,操迎接来迟,还望将军谅解!”

    吕布昂首马上,听了曹操一袭话语,昂得更甚了,他看了看身边诸位将,似乎在说:“看到没,别看我小小都尉,就连兖州牧曹操,见了我都这么客气。”

    魏续嘿嘿一笑,上前数步,提醒道:“奉先,别醉了,快回话啊!”

    吕布这才回过神来,也给曹操拱手,一板一眼道:“奉大王之命,驰援庐江,特来与将军汇合。”

    一旁没说话的陈宫看了直摇头,这个吕奉先,要什么时候才会抛却这身孩子性。

    刘擎只给了与曹操一同支援庐江的命令,至于来汇合,当然是陈宫的主意。

    曹操又冲另一旁的陈宫见了礼,“公台别来无恙,快快随我入城!”

    陈宫与吕布的到来,可真是应了程昱那句话,与渤海王谋,真是一大幸事。

    自己本是个援军,谁知援军还有友军,援军还有援军。

    安排得明明白白。

    吕布军在谯县稍加休整,补充了些粮草,陈宫也与曹操程昱碰了碰关于行军的方案,最终还是定为从九江境内过。

    十一月转瞬即来,同时传来的,还有袁术向庐江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