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函谷鏖战,铁甲奇兵

第二百二十八章 函谷鏖战,铁甲奇兵(2/3)

各军状况,可以想象的是,袁术军在遭受新一轮挫折之后,再一次收缩防线,最终将防线缩回雒阳城内。

    而西面,李丰也已遁回函谷关,闭关紧守。

    袁术的西逃之路,依然在其手中。

    而这一堆战报之中,唯独却张宁的。

    “大胆猜测,张宁要么没有实现既定目标,未能成功攻占函谷关,要么这个时候,还在攻打,本王以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刘擎揣测道。

    “主公所言甚是,张……将军行军路程最远,而且函谷关险峻,难度也是最大,虽李丰并非什么善战之辈,不过闭门紧守,多半是能做到的,故而函谷关战报,应该会晚个一两日到。”郭嘉道。

    “奉孝,若函谷关不失,袁术会新城通道逃走的概率,是多大?”刘擎问。

    “不到五成,主公,新城通报途径颍川,如今颍川,已不是其兄袁绍地盘了,而是主公地盘,这一路,皆有重重阻挠,我想牛辅李儒的动向,袁术不会一无所知。”

    所以函谷关一定要拿下,这样,郭嘉的连环计才会奏效。

    “既如此,传令前军张辽,赵云,高顺三军,攻打雒阳的命令,不在本王这里,而在于函谷关,函谷得手,便是他们的攻城命令!”

    “可是主公,若函谷关之战,张宁未成呢?”荀或反问道,没有百分百成功的战争。

    “主公,不如用个折中之法,命子龙绕过雒阳,快速迂回至函谷之后,与张宁里外夹击函谷,如此,便可容易许多!”郭嘉道。

    主要雒阳北面是山,又是大河,绝无退路,即便袁术过河,到了河内也是刘擎的地盘,所以赵云是可以灵活机动的。

    “好,就依此行事!”刘擎一语掷地。

    就在刘擎与僚属商议如何帮助张宁的时候,张宁其实已经在函谷关之前,而且攻城命令,已经下达。

    之所以迟迟未到,张宁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进攻函谷关的准备。

    通常而言,函谷关城墙比寻常城墙要高,这就要求攻城梯要加高,亲自参与驻守过函谷关的张宁,深刻的认识到攻城梯加长一段,将士们的攀登距离每增加一分,阵亡的几率便曾倍增加,登上城头的概率便急速减少。

    李丰麾下不缺人,函谷关遍地山石,不缺守城物资,所以,攻占函谷关,唯有用强兵强攻,快速攻破。

    张宁麾下强度最大的兵士,便是全副武装的黄巾力士。

    但他们有一个问题,寻常登城梯无法承载他们的重量,张宁得另有准备,这便是张宁延误多日的原本。

    她占据黾池之后,四处收缴铁器,尽数融毁,最终打造了四架铁质长梯,而且在铁梯两柱之上,又绑上长直的木头,使之更加稳固,牢靠。

    当黄巾力士浑身覆盖重甲,排成四列抬着铁质长梯徐徐向函谷关城头靠近时,站在城头的李丰感受到了强烈的压迫感。

    万万没想到,张宁并不是用寻常的攻城之法,而是眼前这种闻所未闻的奇怪方式。

    李丰明白,若他们手里这东西,架到城墙上来,别说撑杆无法撑开,恐怕就连巨石,都无法毁之。

    而且那些黄巾力士的重甲,先前战斗,他是见识过的。

    不惧箭失,不惧刀噼斧凿,城头上大量的攻敌小石块,也未必能起作用。

    黄巾力士一直行至城下,便开始将铁扶上墙体,而后黄巾力士直接开始攀爬。

    “大石攻击,大石攻击!”李丰连忙下令,他知道什么箭失刀枪,都没用。

    很快,城头上不断有大石顺着梯子砸下,即便黄巾力士身着重甲,还顶着盾牌,但被数人抬起的大石砸到,也基本是栽落,严重的便会一命呜呼。

    四梯齐攻,向上攀爬,城头忙得不可开交,挑挑拣拣的选择大石块先用,然而几轮下来,便发现大石用的差不多了。

    原本这些大石,是为攻城槌准备的,攻城槌击打城门时,用大石将之击毁。

    威力一小,黄巾力士的攀爬速度顿时快了一截,不过,相比普通攻城,他们的速度还是要慢上不少,一身板甲,行动实在不灵活,在登城时,还会有一次大风险,会被强力攻击直接打落城下。

    张宁远远的看着黄巾力士越攀越高,嘴角向上一扬,伸出二指一点。

    一旁的杨奉心领神会,当即下令:“攻城槌出动!”

    张宁显然提前模拟过攻城战,黄巾力士和铁梯,会让城头先用大石打击,待大石消耗掉,攻城槌的威胁就小了,甚至无了。

    一群白波军顶着盾牌,快速的推着攻城槌前进。

    李丰见状,心中警铃大作,当即下令:“加固城门,给我顶上去!”

    城门后的袁军一听,纷纷上前用肩头撑住城门,外面的声音清晰可闻,并不是过去的喊杀声,而是时常传来的重击声,还有偶尔响起的沉闷巨响。

    一声响动,就代表一名黄巾力士从高处坠落。

    张宁已经预估过此战的损失,然而实际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