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朱标,造反,父皇竟放爆竹 > 第二十四章:又拍错马屁了【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第二十四章:又拍错马屁了【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1/2)

    一个月之后,朱元璋上朝,看着群臣,脸上带着无法掩饰的笑意。

    等到群臣都上奏完毕之后,就主动开口

    “众位爱卿,其他事情都已经商议完毕了,但是朕有一事,也要想众爱卿来商量一下。”

    一众文臣武将都是一愣,这一般廷议都是臣子往上奏对,哪有皇帝主动问的?

    难道又发生什么大案?

    朱元璋也不管群臣的想法,直接站起来说道:“诸位可还记得,这一月之前,太子朱标上奏请设政策协商会,并着各地请报委员名单?”

    听到朱元璋提到这个,满朝文武的心就放下了。

    “这是当然,臣等都觉得太子之议很好,不过如果下面反响不积极的话,那就安排下去,直接摊牌给各地商人就是了。”一个武将直接站出来表忠心。

    不过却看到另一半的文臣的,都带着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你个夯货!”朱元璋一听这家伙的话,脸就拉了下去。

    “就特么知道强行摊牌,你以为老子是土匪么?”

    虽然朱元璋做了几年皇帝,但是急了还是会骂娘。

    眼前这家伙,虽然明着是表忠心,其实潜台词却指朱标的政策失败了。

    这要是朱标真失败了,那朱元璋倒会领他的情,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朕想商议的事情是,连日以来,奏请想要捐赠银钱,然后获得各级委员的文书,如同雪片,已经快把朕的案头都给堆满了,今日就想问问众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啊?”

    朱元璋虽然嘴说道这里,脸上的笑意是藏也藏不住。

    其他小官不说,李善长、刘伯温,徐达汤还有胡惟庸等朱元璋的老部下顿时脸色无奈。

    朱元璋这哪里是有问题啊?

    这明明就是赤裸裸的炫耀啊。

    就跟一个老父亲,对着亲戚朋友,缝人就问,我儿子给我送了两套别墅,你说我是住哪套好啊?

    如果用后世的话说,这特么是标准的凡尔赛语言啊。

    太子朱标首次提出全国性的国策,便得到强烈而且正面的反响。

    这对朱元璋来说,可是比三伏天吃了冰西瓜还爽。

    这要不跟臣下抖一抖,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朱标站在一旁,也是觉得脸上有点烫,这老朱,你要夸也挑个自己不在的时候夸啊。

    这站在奉天殿上,看着自己老爹话里话外的炫耀自己,即便朱标来自后世,也有些脸红。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群臣还在感受朱元璋的炫耀的时候,两班之中一人站了出来。

    “太子献策建功,实在是皇上之福,也是大明之福啊。”

    说着便深深向朱标鞠了一躬。

    朱标看了过去,却是还是中书省参知政事的胡惟庸站了出来。

    这家伙掀起了洪武四大案之首,虽然后边杀的人多有无辜,但事胡惟庸本人确实不算啥好人。

    光看现在,满朝文武都还在等朱元璋下文,他却已经领会上意,先拍上马屁了。

    别的不说,就这份体会上意的本事,就颇有当奸臣的潜质了。

    “哈哈,胡惟庸说的好,你是参知政事,这摊子也和你有关,你来说说。”朱元璋果然听的更加高兴了。

    胡惟庸又朝着皇帝鞠躬,然后说道:“以臣下愚见,既然太子这一政策,反响如此强烈,那么不如从两方面入手。”

    “一者,扩大委员数量。二者,让各县府的富商竞价而居。”

    “以各地所报名单,如果按此施行,那么朝廷所获银钱,肯定要翻倍增长了。”

    胡惟庸说完,其他文臣脸上都浮现出服气的神色。

    虽然他们觉得胡惟庸刚才的举动有些媚上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说,这两条建议也是不错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李善长:“丞相总管政务,胡惟庸所言,你以为如何呢?”

    李善长一躬身:“臣下也以为不错,太子这一策,本身就是为了广开言路,加上为朝廷筹措银钱,既然能让更多的富商参与进来,那肯定是很好的。”

    说完之后李善长自得的想,上次就虽然被太子打脸,但是这次肯定要在太子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子侄们还要在朝廷做官呢。

    到时候太子看在他李善长这么配合的份上,也会照顾一二的。

    朱元璋听了两人的话,也觉得有道理,就准备开口,让太监下旨让各地照此行事。

    “万万不可!”忽然一人站出来,打断了朱元璋开口。

    众人看去,却正是太子朱标本人。

    这下大家都蒙圈了,政策是太子提的,现在要扩大范围,太子却不许?

    朱元璋也有点楞,看着朱标。

    “标儿,你这是何意?”

    朱标则是瞪了胡惟庸和李善长一眼,眼里满是恨铁不成钢。

    搞得胡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