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们此举必然会传到诸王的耳中,然而陛下力排众议依旧重赏诸王,到时候诸王会怎么看?”
“不错!”
朱棣顿时点点头,眼神里满是亮色,道:“诸王定然会感恩戴德,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有反叛生乱的可能性,还是少师想得通透。”
姚广孝笑道:“陛下,要说到看问题的通透,微臣怎么比得上陛下呢?”
“少师为何这么讲?”
朱棣倒是有些不解。
要知道姚广孝号称黑衣宰相,素来是他的心腹智囊,自己能得到他这样的评价却还是极为少见的。
姚广孝再次说道:“陛下能在当今的时局下看出诸王潜藏的危险性,也从诸多细节端倪中早先想好应对之策,光是这一点就不是微臣能够比拟的。”
朱棣哈哈一笑,先前的郁闷在这一刻却也消散不少,道:“少师想到这一点的可不是朕。”
“哦?”
姚广孝满脸意外。
他原以为如今继续封赏诸王是朱棣看到了如今时局下的危险,却不曾想居然不是对方的想法。
当下不禁问道:“敢问陛下,这是何人的见解?”
朱棣笑道:“这便是先前提出款猛适中为治国之道的那位贤才所言。”
“原来是他!”
姚广孝显得有些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朱棣道:“若没有此人的提醒,朕怕是要耽误事情。”
姚广孝不由地道:“陛下,此人眼光、见解都非同凡响,何不招他入朝为官呢?”
朱棣其实早有意动,不过想想苏泽的态度,如今倒也不急于一时,当下道:“这位先生自有自己的想法,暂时就不要勉强他了。”
姚广孝见状也只得点点头。
只是他很快却又说道:“对了,陛下!那群言官虽然说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但有一点却并没有说错。”
“唉——我也知道如今国库空虚,但这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
朱棣之所以没有惩戒那群言官,其中有一点就是他们的确没说错。
经历过数年战乱的大明如今的确是国库空虚,以至于到如今连对藩王大幅度的封赏都有些捉襟见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