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建造。
修建一座炼钢炉,接着进行试验。
那座烧制玻璃的炉子也建成了。
李尊让父亲自己招上十个人,请一名窑匠掌握火候,就开始烧制玻璃。
同时兑换出成套设备,能够造出各种玻璃制品。
过了几天,第一炉钢出炉。
李尊进行了检测,完全达到预定的要求。
铁匠们围在一旁,显得十分兴奋。
王村的王铁匠是一名从业几十年的好手,能够打造各种铁器。
他激动地对李尊说:“没想到李神仙有此绝技。平时我们买的铁,杂质太多,要反复锤打,才能锻出精铁。三斤多粗铁才给一斤精铁。
“可李神仙这样炼铁,不但省时省力,还能一斤出一斤,不耗费,真是神啦。”
李尊笑道:“任何行业都有门道,只要肯钻研,就能找到更好的路子。”
李尊又规划出一个钢材厂,开始制作钢筋。
钢筋制造出来后,就在水泥厂外的大片空地上,制做水泥预制板。
秋收后不到一个月,各种建筑材料都被研发出来,接下来就是大批生产了。
李实的玻璃生产也在几次失败后取得了突破。生产出了玻璃制品。
基地上的人都过来围观,看着那些清亮透明的酒杯酒壶,还有各式各样的摆件,一个个啧啧称奇。
“没想到还能造出水晶。”
“这比水晶还透亮。”一个在玻璃厂做工的青年得意地说,他把手指伸进一个酒杯里,“你们看,清楚得很,好像没隔东西一样。”
一帮人都弯腰伸头去看。
“可不是,真清楚。”
“这可值不少钱。西王庄的庄主家有一件水晶桃,也就拳头大小,说是一千两银子。”
“这么贵,可不是咱们庄户人家该有的东西。”
李实喊了一声:“这东西不结实,大家别碰着了。一碰就碎。”
“哗”的一下,人群闪开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