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别让太子逃了! > 第51章 惊退!朱恪到底在搞什么把戏!(2更求鲜花收藏)

第51章 惊退!朱恪到底在搞什么把戏!(2更求鲜花收藏)(2/3)

陛下近日来胃口很好,也没有动怒。”

    “就是有事没事,就让陈大监给他读蓟州卫指挥使府发给下级卫所的邸报。”

    三皇子朱常洵坐在母亲身边,听闻后,笑着说道:“母妃,你看,我就说父皇没事吧,父皇虽然几日没有见我,可我去文华殿每日的内容,都让陈大监取走,呈送乾清宫的。”

    “要我看,父皇应该十分在意那个叫朱恪的边军将领,怕不是在等此人新训之军与戚家军对抗演练的结果。”

    “母妃给朱恪十万两银子练兵,是不是少了点,现在看来,这个朱恪不但进了父皇的心中,而且分量还很重。”

    面对儿子的质疑,郑氏笑着说道:“你还小,不懂,施恩不能过大,若不是这个朱恪崛起的太快,我还想要打磨打磨他。”

    “他与辽东李氏父子不同,李氏父子已成气候。”

    “现在打磨不成,但也不能太过无度施恩,否则我们母子将来很难满足他的胃口。”

    ……

    “大人,有人想要见大人。”

    太平寨,戚金已经先行出关,朱常洛也正准备领兵出关之际,熊廷弼匆匆跑来汇禀。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穿绸缎,脸上露着讨好谄笑的行商。

    朱常洛瞥了眼,指着其人说道:“就是他?”

    “指挥使,小的郑善,是京城贵妃娘娘娘家人,这一次出关去塞北行商,娘娘和三皇子听说指挥使年纪轻轻,便为国立下大功,心中十分欢喜,特意让小的给指挥使送来十万银两,资助指挥使训练新军,期待指挥使能够再立更大功勋。”

    “指挥使要出关教训鞑靼人,小的想跟随去观摩,好回去转述给娘娘和三皇子听。”这人说话极为利索,三言五语,将郑氏笼络朱恪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熊廷弼听闻后,脸色却变得极为难堪。

    后宫、三皇子笼络边将,他竟然为牵桥搭线?

    支持立长立嫡的熊廷弼只觉得自己被骗了。

    愤怒看向郑善。

    “你只是一介布衣百姓,打起仗来,刀剑无眼,恕本指挥使不能答应!”朱常洛板着脸拒绝,紧接着却笑着拍了拍郑善的肩膀:“至于娘娘的赏赐,本指挥使收下了,替我转达对娘娘和三皇子的谢意。”

    对于郑氏送上门来的好处,朱常洛绝对不会拒绝。

    新军组建到现在,朝廷说是要承担一半的粮赋,可到现在都一毛不拔。

    要不是整顿卫所得到了大量的钱粮,恐怕也整训不出这样一支万余新军。

    郑善直接傻眼了。

    “指挥使。”就在此时,又有一人靠近,虽身穿着绫罗绸缎,看着像个行商的商贾,可虎背熊腰,一看就是一个练家子:“卑职辽东宁远伯府,宁远伯扈从把总,卑职不是百姓,卑职希望能够跟随指挥使一同出关,痛击鞑靼人。”

    辽东李氏父子!

    朱常洛瞬间警觉。

    他可没忘记自己虎口夺食的事情。

    “不必了,我部从未接到朝廷的命令,让辽东所属配合我部,本指挥使不敢善做主张,请辽东贵部先请示朝廷,朝廷同意,本指挥使定然依照朝廷的命令办事!”话罢,朱常洛看着又有人从远处靠近,便不作停留。

    翻身上马。

    挥鞭越过城门,直指关外:“出发!”

    呜呜呜……

    号角声旋即响起。

    李成梁的扈从把总看着朱恪骑马领兵出关,脸都憋红了。

    请示朝廷?

    这分明就是糊弄他,更是糊弄辽东伯爷府!

    代善凑近后,看着二人,低声询问道:“两位兄台,可否知道一些内情,为何指挥使不准我等观摩?”

    ……

    “这就是咱们叶赫部小公主的姑爷对吧?”

    “真年轻,听说就比东哥大一岁,现在已经是指挥使了。”

    “比女真人的英雄努尔哈赤怎么样?”

    “努尔哈赤这个年纪,还在辽东给李成梁当义子呢!”

    “新姑爷真的愿意帮助咱们叶赫部,之前戚家军已经在新姑爷的请求下提前出关了,现在又有这么多兵马出关,这回安全了。”

    ……

    朱常洛领新军出关,首先赢得了叶赫部关外的人心。

    原本乱糟糟的城关此刻也安静下来。

    叶赫部的精锐在长城上列队,父母妻儿则在关外的道路两旁,山坡上观看着朱常洛领兵出关。

    他们看着城头上,明军怀中自家的孩子,对朱恪,对太平寨明军多了一丝信任。

    在明军出关之前,守关的明军虽然竭力阻止他们攀登翻阅长城。

    却将他们孩子从接上长城庇护。

    这种人性化的变通,无疑让当时恐惧不安的叶赫部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

    明军出关。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开。

    “报!报!明军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