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道。
    “圣上……前往青州的锦衣卫,似乎全部遇难了!”
    黄圭想起在逃出历城时,一队骑兵正在剿杀锦衣卫。
    “看来朱榑造反谋划已久!”
    朱允炆带着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情,向百官问道:“如今朱榑造反,诸位爱卿可又良策为朕分忧啊?”
    魏国公徐辉祖走进殿中,拱手拜道:“启奏圣上,朱榑狂然造反实属大逆不道,但正好也证明了削藩之策过急,臣恳请为天下百姓计,暂缓削藩!”
    作为燕王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曾收到过朱棣的书信,字眼之间也是反意毕露。
    却没想到,齐王朱榑竟率先造起反来。
    如果齐王和燕王联合,那么朝廷真就岌岌可危了。
    正是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才向朱允炆谏议暂缓削藩。
    “魏国公此言差矣!”
    一道声若洪钟的声音,骤然响彻大殿。
    紧跟着——
    方孝孺昂首走出百官行列,向朱允炆一拜,道:“启奏圣上,暂缓削藩之策无异于养虎为患,倘若让各地藩王坐大,届时与朝廷分庭抗礼又该怎么办?”
    “依臣之见,削藩非但不能暂缓,还要加快削藩步伐,向各地藩王施压,至于齐王朱榑,呵呵……区区五万青州不足为虑也,只需派出二十万朝廷大军镇压即可!”
    听着这番慷慨激昂的话。
    徐辉祖心里急切不已,却又说不过方孝孺,只好长叹一声退了回去。
    而朱允炆则是如拨云见日般龙心大悦:“方爱卿真乃朕的肱骨之臣,寥寥数语就厘清了其中利弊!”
    方孝孺谦虚道:“圣上过奖了!”
    “自古造反者为出师有名,往往都会竖起冠冕堂皇的旗号;黄爱卿,朱榑造反时打的何旗号?”
    “回圣上……是诛乱臣,清君侧,靖国难!”
    “什么?靖难?”
    朱允炆心头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