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病房的门,周至才对杨和拍了两巴掌在肩上:“和尚你这样的状态可不行啊!”
“啊……啊?”杨和眼神还恍惚着:“肘子,我,又有点害怕,这环境……”
“你特么不是一直待在这环境里的吗?”周至骂道:“华西的系统你才过验收几天啊?这就不熟悉了?”
“不是,就是……我心跳得慌,脚,脚也不听使唤了……”
“娘俩还在里边等着你呢,你可别怂啊!走,先去把字签了。”
来到前台,周至对护士说道:“护士,冯雪珊的家属到了,我们过来签字的。”
“哦,这里有个声明。”护士取出来一个单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我们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的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及时向你们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你们的明确同意。”
别说杨和,就连周至一看上面的种种列举都头皮发麻,里边提到了各种各样情况,包括了催产,麻醉,剖腹产等措施和风险,最夸张的是声明了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的意外可能。
就算安全生产了,后面还有新生儿呼吸窘迫,黄疸等多种急症,需要进监护室保温箱里观察治疗。
杨和本来就有点手脚发软,现在一看这个单子就更不行了,双脚一软就要往地上出溜,亏得肘子一把挎着了他的胳膊,另一只手接过护士的文件夹和签字笔:“护士我先扶他那边坐坐,缓一缓,等我们缓过来就签。”
“你们也不用太紧张了。”护士说道:“这些都是为了以防万一做的准备工作,你看他们那边,那几个准爸爸,他们已经在签了。”
周至扶着杨和挨了过去:“哥几个都在签了哈?”
“啊。”一个准爸爸认真地看着单子,低声骂道:“格老子的,写得好够吓人。”
“我问过同室的了,他们说每家进来都要签,跑不脱的。”另一个准爸爸也低声说道:“都没事儿,哦有一个黄疸有点严重,正关在箱子里照灯呢。”
“你俩谁是爹?”
“指定是这位啊。”前面的准爸爸一指杨和:“这特么都快吓瘫了。一看就是当爹的那位。”
“没事儿没事儿。”之前问的那位就安慰杨和:“这不是阎王爷的生死状,就医院一个免责声明,咱们签了就是。”
“听见没?”周至拿胳膊肘碰了碰杨和:“两位大哥都说了没事儿,赶紧的签了,雪珊还等着你进去照顾呢。”
“肘子……你可以代签不?”杨和的眼泪真的都下来了,这还是周至第二次见杨和哭,第一次是他中学差点读不起书,面临休学的那一回。
“没这个说法!”周至又好气又好笑:“本来大嫂是可以签的,不过雪珊说要等着让你来,这是有特别意义的,你别闹啊!”
“大老爷们儿的!”对面第一个准爸爸看不下去了:“哥们儿,咱心疼媳妇儿归心疼媳妇儿,这时候可要支棱起来啊!眼看着就要受苦了,这时候可不能让当妈的糟心,背着人咋样都行,当着面儿可得‘悃起’,要给媳妇儿信心啊!”
“就是,看我!”另一个准爸爸刷刷刷签了字:“几位赶紧签了吧,媳妇儿还在病床上躺着呢!”
“我也签了。”之前那个也刷刷签了,对杨和说道:“哥们,这时候可不能做了软脚虾啊!”
杨和抹了一把脸,深吸了两口气:“谢谢,签!”
签完字,杨和的眼神也重新变得清彻了:“肘子谢谢了,刚刚你跟我说了些啥?我一个字记不得了。你再跟我说一遍吧。”
周至其实自己也挺紧张的,不过好在还能强自镇定,于是将医生交代的各种注意事项重新给杨和讲了一遍。
好在他的记忆力比较变态,几乎一字不差地都复述给了杨和,两人将声明交回到了前台,护士看了满意后,才让他们回房间陪产妇。
再次回到病房的杨和状态就好多了,开始张罗着给冯雪珊调病床角度,伺候她少量多次饮水,为她吃藕粉。
大嫂则开始去小厨房做鸡蛋羹,交代周至买点香油回来,不过不要买酱油,说酱油吃了生小孩黑。
这是啥道理不明白,不过听着就是了。
医院挨着蜀大,带来的鸡鸭肚蹄鱼暂时都用不上了,周至带着麦小苗将东西带回了红旗村冻上,又去市场买新鲜食材。
买了一块嫩豆腐,一条丝瓜,一条黄瓜,一兜空心菜,一点小白菜,顺带着在菜市边上打包了俩个菜,几盒米饭,两人又回到了医院。
这都已经下午了,周至将饭菜放桌上让几人先吃,用丝瓜和豆腐烧了个白味的明油丝瓜豆腐,又煮了个小白菜汤,烫了个凉拌空心菜:“雪珊要不要试着吃点儿?”
“刚刚的蒸蛋和藕粉也没吃多少。”大嫂对冯雪珊说道:“要不我给你拌点米饭?”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