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嬴政,大秦暴君 > 32、君威浩荡的一场朝会(上)

32、君威浩荡的一场朝会(上)(1/2)

    翌日。

    秦王政七年,三月十日。

    嬴政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十天。

    “签到。”

    ……

    朝阳殿。

    秦国君王与百官举行朝会的地方。

    百官陆陆续续到来,每一个走进来的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扫向了昔日丞相入座的位置,或是太后入座的位置。

    他们的位置都还在。

    但是人已经不‘在’了。

    特别是太后赵姬,她虽然对秦廷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毕竟是太后,百官早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

    至于相邦吕不韦……

    长了脑子的大臣心里都知道,

    他应该是很难回来了。

    而现在,

    在这个朝堂之上,

    它真正的主人,

    属于有资格坐在正上方那个高高在上的王座上的男人。

    他的名字叫做嬴政。

    秦王,嬴政。

    “大王到!”

    近侍太监的声音今日格外的响亮。

    响彻在每一个大臣的耳边。

    接着,

    嬴政头戴王冠,身着冕服,腰佩王剑,威仪不凡的身影出现在百官的视线当中。

    不再需要相邦吕不韦的带头,百官如约定好了一样,一齐下跪,大声呼喊:

    “恭迎大王。”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在百官的呼声下,嬴政坐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位。

    他用冷漠中带着威严的眸子扫了一眼跪在大殿上的百官,虚抬了一下手臂。

    “众卿平身。”

    “谢大王。”

    俯瞰着殿上的众臣,嬴政缓缓说道:

    “寡人刚刚加冠亲政,若是按照先祖惯例,本该举国同庆,大赦天下。”

    “但是……”

    接着突然话锋一转道:

    “就在两天前,在我秦国的王都,竟然发生了举国同悼的大暴乱。”

    “太后在甘泉宫中,都未能幸免于难。”

    “由此可见,这些逆贼在我咸阳城的势力究竟有多么猖獗。”

    “同时证明了,站在场上的诸位,该是多么的无能。”

    “……”

    俗话说,君王一怒,伏尸百万。

    嬴政现在就怒了。

    这是他亲政的第一天,就当着百官的面发了大火。

    殿上的众臣无不战战兢兢。

    生怕自己在这时候触了嬴政的霉头。

    但这次大暴乱总得有官员出来背责,

    这个人就是渭文君嬴昇。

    他身为咸阳城的卫尉长,咸阳城混入了这么多的细作,他之前却没有察觉,难辞其咎。

    嬴政本想借此机会,撸了他的官,收了他手中的兵权。

    却不料渭文君嬴昇也早有准备,不等嬴政宣布出来,就主动请缨献上官印与兵符。

    并且捐出一万金来慰劳牺牲的卫尉军。

    识时务者为俊杰,嬴政再次看向堂下嬴昇这位王叔就顺眼多了。

    于是命令近侍太监收走卫尉长嬴昇的官印和兵符。

    这场朝会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嬴政听麃公汇报了在这次暴乱当中牺牲的将士名单。

    嬴政吩咐治粟内史务必做好善后工作,他知大秦只有抚恤金,而后大手一挥,对烈士的后代与老人增加了赡养费与养老费。

    标准是多少,嬴政让治粟内史下去衡量过后再汇报上来,他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保证生活需求。

    接着当着百官的面,宣布麃公官复原职,不止如此,嬴政为了补偿这位老将,还加封他为安平侯。

    麃公感激涕零,在大殿上老泪纵横。

    参与这场暴乱的各方势力均已经查明,他们有嫪毐率领的门客,有六国安插在咸阳城的细作,

    而那支打着泗水县旗号混进城的兵马则是太后给嫪毐的支持。

    昨夜查出此事的时候,嬴政理所当然的把这支太后的力量,划到了嫪毐的身上。

    说是为了君威考虑,其实也算是对前身的一丝弥补吧。

    这场暴乱中抓住的俘虏,多达两千余人,

    关于他们的处置,嬴政下令,择日全部推到午门外当着咸阳城百姓的面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嫪毐作为罪魁祸首,不只是砍头那么简单,对他是五马分尸。

    百官当中有不少大臣出身儒家,儒家主张仁政。

    他们认为嬴政的做法过于血腥和残暴,于是纷纷站出来劝谏嬴政此法不可取。

    嬴政压根就听不进他们的建议,力排众议。

    甚至警告道:“谁再敢为他们求情,其罪同诛。”

    面对杀气腾腾的嬴政,这些大儒不得已悻悻然的退了回去。

    负责操办此事的活本该由廷尉来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