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们的根 > 134、安常习故

134、安常习故(1/3)

    刘家门前一片繁忙,那大厨生着炉火,用大锅烧着热油,趁着油还没开,将魏屠夫片下来的猪肉剁成沫,和着山粉揉成拳头大的一团,准备下锅炸成狮子头。

    那些已经下班的邻居也跑来帮忙,茂盛刀功好,给厨师打下手,按着他的要求把肉切成片或丝。富贵和桥峰负责杀鸡宰鹅,铁柱负责刮鱼鳞,金良则陪魏屠夫清理猪内脏,而女人们聚在赵奶奶家的水井旁洗涮。一群孩子将杀好的鸡鸭鱼肉拎到井边,又从井边端出洗好的碗盘。只看到他们跑来跑去,可以说是最忙的人。当然也有清闲的,那就是小宝、何秀、刘霞和代敏,他们一边嚼着糖一边跳房子。

    魏屠夫见过来两位老人,后面的他认识,是远近闻名的李大娘。前面老人的行为也似曾相识,他问金良“那是你爸吧?”

    金良点点头。

    魏屠夫立即放下剃骨刀,跑到钰冬面前请安,笑嘻嘻地问“叔,还认识我不?”

    钰冬见他模样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是谁,迟疑道“你是……”

    李大娘在他身后说“老桥头魏记肉铺的老五。”

    钰冬这才想起来,脸上立刻堆起笑来“小五子,记得,记得,你爸还好吧?”

    “托您老的福,还好,还好。”魏屠夫躬着腰道“他退休好多年了,嘴里时常念叨你。”

    钰冬轻叹一声道“当年我和你爸最说的来,没事时常在一起喝两盅,回去后替我跟你爸带个好。”

    李大娘转一圈后问铁柱“你两个哥哥呢?”

    铁柱道“年终会多,他们要晚点过来。”

    “那你姐夫和妹夫呢?”

    “和哥他们一样都在开会。”

    李大娘不满地说“官做的不大,会倒是不少。晚点来做什么?赶饭吃啊。”

    代钰冬轻咳一声“孩子们有事又不是玩,你埋怨什么。端人碗,受人管,工作要紧。”

    李大娘又问“给你大姐打电话没?她几时到?”

    “打了。”凤姣正好出来,汇报道“是我打的,他俩本来下午到,但大姐夫临时被叫到市里去了,大姐说明天早上一定赶到。”

    老况下班回来见刘家门口热闹,也停下脚步和钰冬说几句闲话。魏屠夫看见他就大叫“老况头,下班了。”

    老况笑骂“你们老魏家都是没大没小的货,见到叔不叫,偏要给自己长一辈。”

    魏屠夫道“你又多大,不就长我几岁。”

    老况颇为自豪“长几岁也是长,我都添了曾孙,你那孙子还在地上爬。”

    “那是你们老况家传统,穿着开裆裤就结婚。娃生娃,一家的娃。”魏屠夫笑眯眯地递上一根烟。

    老况接过烟,吸上一口说“小魏啊,你杀了一辈子的猪,可知这行的祖师爷是谁啊?”

    “考我是不?三百六十行,我不敢说行行都能叫出祖师爷,但我这行是虎将张飞张翼德。”

    “知道张飞为何是你这行的祖师爷吗?”

    “这又有什么讲究,他是杀猪出生的啊。”

    “杀猪出生的!在他之前就没人吃猪肉?”老况呵呵笑道“凡事都有个讲究,在他之前,张三李四都是杀猪的,为什么就不奉别人呢?”

    魏屠夫摸着光秃秃的脑门说“这个还真不知道,您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来听听,让我们长长见识。”

    “想听啊?”

    魏屠夫忙不迭地点头。

    况老头得意地说“想听就叫声叔。”

    见魏五儿面有迟疑,他又道“说起来你在这行是远近闻名,徒子徒孙也不少,要是哪个徒弟问祖师爷为什么是张飞呀,你要说不上来这脸往哪搁哟。再说了,你回头到厂里,大马金刀往那一坐,手一招,徒儿们,今天师傅给你们讲讲祖师爷的故事,那滋味可美的很。叫声叔亏不了你。”

    魏屠夫心里痒痒的,大大咧咧地说“叫就叫,叔!讲讲呗。”

    老况哈哈大笑“孺子可教也!乖侄儿,且听为叔慢慢道来。”

    那些做事的男人,手虽然没停,但耳朵却竖了起来。况老头咳咳地清清嗓子,拿捏好架子,有意吊足魏屠夫胃口。铁柱再也忍不住,嚷道“叔,别卖关子,耳朵都竖酸了。”

    况老头这才呵呵笑道“这张飞是涿郡人,知道涿郡在哪不?就在今天河北那一带。所以张飞又称燕人张翼德。过去bj不叫bj,叫燕京,属于河北管辖。那地方也叫燕地,张飞世住燕地,卖酒屠猪为生,也算得上是当地豪门。他这人喜交天下豪杰,又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当地人都惧怕他三分。可他有一绝活,什么绝活?杀猪卖肉,手艺娴熟。一刀下去,不多不少,分量正好,所以人称张一刀。有天一位乡人来割两吊钱的肉,这张飞喝了一坛老酒,酒劲上涌,收了人家两吊钱,却给人一吊钱的肉。那人觉分量不对,找他理论。可张飞瞪起牛眼,大喝道‘呔!吾乃有名的张一刀,从不割第二刀,岂会错了你,休要聒噪,快去!快去!’那人不敢惹他,只得忍气吞声的往回走,边走边骂,又到卖豆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