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重八开局一只碗 > 第五十七章 洪武通宝(求收藏,鲜花和评论)

第五十七章 洪武通宝(求收藏,鲜花和评论)(2/2)

行各业的手工业工人以及小商贩。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的猛增,南京及周围属县人口,已接近120万人。

    长江沿岸借水运的发达,工商业城市也出现了新的各个行业的交易中心。

    洪武中期,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矿业也渐趋发展。

    洪武七年,明政府下令设置铁冶所,原制铜的池州置铁冶所,加上原来江西南昌府进贤铁冶处共有13所,每年共计炼铁8052987斤。

    当然被开矿的地区远不止这些,如果国家一旦需要就立即开采,数量足够需要时,就停止开采和冶炼。

    冶铁纳税是按产量的十五分之一缴纳。除铁、铜以外,明初还开采了金、银、铝、汞等矿。

    朱元璋在恢复社会生产、发展工商业的同时,试图进行货币改革。

    为了交换方便,朱元璋统一了币制,大量铸造各种“洪武通宝”。

    但是,由于铜钱携带不方便,加之原料不足,朱元璋顺应形势。

    在洪武七年又设置了宝钞提举司,制造大明宝钞,宝钞以桑茎为纸料。

    同时,明王朝还禁止民间用金银做交易。

    可是,朱元璋并不懂得纸币要有金银做保障,却把印“宝钞”当成了朝廷的特权,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手段。

    这一错误概念导致超量印制,纸币贬值,从而使“宝钞”不得不退出交换领域,又重新使用起金银货币。

    货币改革对民间贸易和商人交易是极为有利的,但在当时由于没有控制发行量,故无法保证货币值。

    明初头几年,宝钞发行量较少,币值较稳定,后来发行量不再限制,导致宝钞贬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